要聞港聞

血糖體重在家監察 港大新App防心臟病復發

蕭頌華 蕭頌華
蕭頌華
【本報訊】港人患心臟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個案連年增加,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已成為本港第3、4號殺手疾病,其中冠心病是引致心臟病死亡的主因。若有系統地管理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密切追蹤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的情況,即可減輕公共醫療負擔,惟新冠疫情期間不乏有心臟科門診患者缺席,因此香港大學近期推出本港預防心臟病復發手機應用程式,望及早識別患病者,減少市民因心血管疾病而早逝。
讓醫生可及早介入
衞生署數據顯示,2020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達6,561人,死亡率較2019年上升6.5%,當中有58.8%為急性心肌梗塞和其他缺血性心臟病。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蕭頌華表示,本港心臟病患人數有增無減,而且有年輕化趨勢,而血脂不正常,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LDL-C)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HDL-C)過低,已被確認為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一種主要風險因素。因心肌梗塞患者在出院後接受一年治療後,若LDL-C水平仍然未達標,再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平均達三成以上。
為了讓有高風險復發的心肌梗塞患者,了解本港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的復發及控制LDL-C水平的數據,港大推出「心安你得」手機應用程式,讓心肌梗塞患者透過手提心電圖儀器測量身體數據,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進行視像復康計劃,其數據會即時上載並即時進行分析,患者及醫生可同步掌握相關結果。蕭頌華指出,疫情令不少患者推遲了覆診時間,令血糖及體重的控制出現問題,應用程式可讓患者在家持續監察各項指標,有需要時醫生亦可以及早介入,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或相關死亡。
另外,港大聯同創新及科技局研發心血管疾病預測風險模型,作為首個專門針對華人的人工智能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分,模型基於逾90個從醫管局臨床數據分析和報告系統取出的共異變數,當中包括年齡、葡萄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可更精準預測市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