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零售銷貨額插水 百業旺季一殼淚

防疫措施打殘百業。 防疫措施打殘百業。
防疫措施打殘百業。
車鞋衫褲少人買 手緊只購日用品
第5波疫情重創香港,政府祭出歷來最嚴厲防疫措施更令零售業如陷冰封!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2月份零售業銷貨額價值臨時估計,僅有252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14.6%,創18個月以來最差。第5波疫情為禍最烈的今年首兩個月,多項零售業分類指數均劇跌,跌幅最大的是汽車及汽車零件,下跌23.1%;其次為下跌21.5%的鞋類、其他衣物配件等,多項民生消費均錄得雙位數跌幅。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表示,去年2月的零售業表現已反映疫情影響,今年可謂跌上跌,形容銷情受到的打擊「很嚴重」,期望本月出爐的電子消費券計劃可紓緩行業困境。
政府統計處公布的今年首兩個月銷貨價值與去年同期明顯下降,受到第5波疫情打擊,跌幅廣泛見於各大零售層面,包括汽車、珠寶首飾及奢侈品,其他如生活物品的衣履鞋、眼鏡、文具及禮品等亦慘跌,部分跌幅達雙位數(見表)。
網上總銷貨價值按年升50%
不過,疫情影響下,亦有個別銷貨表現不跌反升,如超級市場貨品首兩月的銷貨價值按年上升8.2%,藥物及化妝品則上升5.0%,燃料亦上升0.6%。疫情市民被困在家,網上銷售大幅改善,2月的網上銷售佔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升50.0%,今年首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的臨時估計亦上升39.1%。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2月份銷貨值錄得雙位數跌幅屬預期之內,強調去年同期亦受疫情打擊,低基數下仍有14.6%的跌幅已很嚴重,若對比2019年未有疫情時期,跌幅達到38%,即使有農曆新年旺季效應亦未能扭轉頹勢,僅得有售賣日用品及防疫用品的超市或商店仍有增長。
謝邱安儀指出,3月協會調查共有3,800店舖的會員中,多數會員反映人流「非常非常之差」,店舖大多早於傍晚7時關門。人流於3月下旬漸有改善,但顧客普遍較「手緊」,不願意消費日用品外的商品。
睇淡前景 料消費券幫助不大
協會會員預期,人流多並不代表生意大有改善,電器、化妝品銷售及百貨業的會員對銷售表現充滿分歧,部分認為4月將有單位數的業務增長,至於電訊、眼鏡銷售仍預期生意會下跌10%至20%,珠寶首飾、鐘錶等貴重商品的零售商則料生意仍會有至少40%的跌幅。即使政府派發消費券,會員反映生意仍會疲弱,生意只能回到中等水平。
政府發言人表示,近期疫情有緩和迹象,但發言人指零售業短期內仍續面對顯著壓力。政府已推紓困措施以保住經濟元氣,為日後迅速復甦鋪路,相信在4月發放的新一輪電子消費券亦應會對零售業提供一定支持。
今年首兩個月零售業<br>銷貨價值按年下跌情況今年首兩個月零售業<br>銷貨價值按年下跌情況
今年首兩個月零售業
銷貨價值按年下跌情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