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新冠還算可診治 廢官才是無藥醫

俗語有說「人蠢無藥醫」,意指愚蠢的人是沒有方法可提升他智慧,如果資質魯鈍,那就獻醜不如藏拙,安安分分做事,不要強出頭,可惜特區有些人不明白這道理,明明沒有質素做大事,卻濫竽充數,走來做高官,結果就累街坊,一場疫劫,是不折不扣的人禍!
新冠口服藥面世已一段時間,其他地區都一早已經有採用,證實對患者有一定功能療效,發病後5天內服用,可有效減少出現重症及死亡風險,但港府慣性慢條斯理,早前才施施然向外國藥廠購入兩款新冠口服藥,據指在公立醫院及診所派發,然後,醫管局的外展隊亦會向住在院舍的病人處方。不過,專家揭露,當局處方口服藥的比率只達60%,未到達理想水平,令到長者未能在黃金期服用。
當局自己強調,新冠口服藥適合輕症患者於發病後的5天內,愈快服用愈好,世衞亦建議老年人或未打針者,染疫後盡快服用。不過,口講一套,做又一套,明明是大量購入,卻讓藥房內的救命藥「鋪塵」,例如指定診所,不少患者要等數天才成功預約求診,獲處方藥物的時間因而延遲。當局明顯應變龜速,有藥不善用,令有需要病人無藥食,錯過救治的黃金時間。
新冠疫情奪去7,000多人性命,大部分都是長者,正如高官所說,長者疫苗接種率不達標,院舍是今次第5波重災區,不少院友沒有接種疫苗,因為年紀及長期病患,抵抗力比較低,一旦受到感染,如像沒有防衞,被病毒肆意侵害,新冠口服藥便是救星,可惜竟然在危急之際,未獲處分救命藥,令到不少人枉死,廢官殺伯仁,雙手染上無形的鮮血。
其實有問題便要查明原因,想辦法解決,各界提出,染疫市民不能直接在市面上購買口服藥,須先到公立醫院或指定診所求診,再由醫生處方該藥。新冠口服藥接觸點理應愈多愈好,可是政府亂設關卡,私家醫生未能處方新冠口服藥,面對許多人喪命疫潮中,當局仍好整以暇,稱新藥放到私家診所涉及法律問題,「仍有細節需處理」。成大事不拘小節,何況救人如救火,還糾纏在細節,難怪死得人多。
特首林鄭月娥不是很懂得利用《緊急法》嗎?連舉足輕重,涉及重大法律問題的特首選舉也可以順利延期,為何在藥物擺放卻諸多顧慮,難道政府覺得私家醫生靠不住嗎?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年薪數百萬元,龜縮到哪裏去?整個律政司團隊,為何不貢獻良策去解決這些法律問題?
倒過來看,私家醫生處方口服藥,可幫助紓緩公立醫院的人手壓力,輕症市民亦不用排隊去取藥,免去等藥之苦,可以多些時間休息,不折不扣是雙贏方案。可惜我們政府的決策高官,腦子不但裝了草,甚至像受病毒感染,只會想到損人不利己方案,做事多數是雙輸,甚至攬炒,把整個特區前途葬送,這種腦袋病看來是沒有藥醫,只能一次過爽快地大換血,香港才有得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