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方與你抗疫:5個康復者 1人患乾眼症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康復者有較高機會出現乾眼症。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康復者有較高機會出現乾眼症。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康復者有較高機會出現乾眼症。
中大團隊:染疫時病毒量愈高 風險愈大
近月本港染疫人數大升,而確診者康復後面對的後遺症亦慢慢浮現。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新冠肺炎康復者有較高機會患乾眼症,每5名康復者中有一人會出現與乾眼症相關的症狀,而且需要接受氧氣補充治療的新冠康復者,其淚液蒸發時間比正常人快1.6秒。另外,患者染疫時病毒量愈高,其康復後患乾眼症風險亦愈高。
乾眼症的症狀包括眼澀、疼痛或痠痛、灼熱感、流淚、畏光和視力模糊。病徵容易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不能長時間閱讀、使用電子產品及駕駛等。患者除在治療上花費大量時間及開支,更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和生產力。
視力模糊最常見症狀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的研究團隊於前年2月至12月期間,為過去一至3個月內曾確診的228名新冠康復者,以及109名健康人士做全面眼科評估及檢查。調查發現,新冠康復者容易出現乾眼相關的眼表症狀,例如在出現任何角膜螢光素染色試驗陽性的比例中,新冠康復者達48.9%,健康人士則為38.6%,相差逾10%,反映新冠康復者眼睛較易乾。對於出現乾眼相關的症狀,例如流淚或分泌物、畏光、眼澀、疼痛或燒灼感、瘙癢、眼瞼腫脹、眼紅等,有21.5%新冠康復者會出現至少一種症狀,最常見的為視力模糊,佔9%。
研究亦指出,在治療新冠期間需要接受任何形式氧氣補充的康復者,他們的淚液破裂時間,即淚液蒸發率,比沒有接受氧氣補充治療的康復者縮短了約1.6秒。結果反映病人在接受氧氣補充治療時,氣體在鼻腔流動,導致加速淚液的蒸發,變相較易眼乾。
另外,新冠患者的CT值愈低,代表其體內病毒量愈多,而確診者的染疫嚴重程度,亦會影響康復後出現乾眼症的風險。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入院時採集的呼吸道樣本的CT值每降低一個值,其康復後首個月內出現任何乾眼症相關眼表症狀的風險就增加約10%,即代表新冠感染程度愈嚴重,患者康復後淚液具有不穩定性的風險就愈高。記者梁皓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