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經濟新政救市 亡羊補牢未遲
今年形勢,可用內憂外患來形容。俄烏戰火紛飛,疫情捲土重來,房地產爆雷不斷,股市大起大落,互聯網平台畏首縮腳。特別是在嚴格清零政策下,一有病例,動輒工廠停工,商舖停業,交通停運,中小企業哀鴻遍野,就業形勢一片蕭條,重慶等地爆發遊行,商戶市民高喊「我們要吃飯」。
在嚴酷的現實面前,3月中旬以來,北京高層吹起了一系列暖風,先是國務院金融委開會,對宏觀經濟、房地產、中概股、平台經濟、港股等一系列問題釋放積極信號;繼而政治局常委會要求:最小代價防控疫情,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而後中美元首遠程會晤,宣示接觸溝通姿態。
當下經濟形勢惡化,有其客觀原因,如全球通脹、成本高企、消費乏力等。但不可否認,政策用力過度,不夠精準,亦難辭其折騰之咎。收縮過快的監管,令房地產行業陷入絕境,也削弱了互聯網龍頭企業。這兩大最近十餘年對經濟最具支撐和拉動力的行業,幾近停滯。
防疫過度 走火入魔
一些地方的防疫過度到了泯滅人性的程度。病人突發疾病,因沒有核酸證明被拒入院而死亡的慘劇,在陝西、吉林都有發生。為了避免出現可能的病例,竟以罔顧生命為代價,扭曲了防疫的本質,僵化考核的形式主義走火入魔。有通勤工人竟然在北京與河北燕郊之間大橋上,兩邊都拒其過關,猶如被拒簽困在機場無法入境又無法回國的流亡者。
因而近期的救市政策,亡羊補牢,尚屬未晚。首先在於正視問題,變相承認前期政策的偏差與不足。比如對於房地產,強調「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其中「及時」、「有效」、「配套」可圈可點。去年迄今的監管風暴,可說是「有力」過之而「有效」不足;處罰、叫停一刀落下,應對方案遲遲未有;要求房企轉型卻沒有配套舉措。
再如,對於資本和平台經濟,提出「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但實際中,卻是只偏重亮紅燈,忽視甚至乾脆不亮綠燈。高科技互聯網平台,本是這些年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行業之一,紅燈過多,時間過長,資本通道擁堵,經濟梗阻,後果可想而知。
改革固然有陣痛,然而首先要想好治療方案,不能先壯士斷腕,任其流血,而沒有包紮施藥。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近日視察新疆,提出「先立後破」,這就點中了要害。如果只破不立,或先破再立,沒有完備預案,便以雷霆之勢打破舊模式,明曰「穩中求進」,實則「急中求進」,急功近利。
關鍵在於,政策要充分清晰才能管用。若模棱兩可,基層與百姓皆無所適從,削弱政府公信力。一面要求最小代價防疫,一面仍嚴令清零。最小代價不好評價,而清零是可量化的。具體執行中,如何偏重,便可想而知,最小代價便流於紙面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