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長者安危

香港人口中染上新冠疫病的比例上升,各方有不同的估算,政府統計的有逾100萬人,沒呈報政府的數目不少。或許人口中染疫的不會達到一半,但100萬以上至200萬人應頗為可靠,這便是香港社會兩成至三成人已染病。
政府與部分專家奢言香港會很快達到群體免疫,可是這樣的說法沒有科學根據。群體免疫本是獸醫概念移用於人類,未必完全適用。近期國內外已證明疫症康復者仍會再度染病,無論是染病康復者或接種了多針疫苗者,仍會染病,而且可以多次染病。一說是抗體會逐步下降,病後或疫苗帶來的抗體水平並不是絕對不變,因此所謂免疫只有一定的時限,染病後康復與接種疫苗的好處是減輕重症和死亡率,總算是保障。
染病康復與接種疫苗者佔人口的八成或以上,普遍的重病率應可降低。新冠疫情在未有新變種(例如BA.2或Delta與Omicron的混合變種)肆虐下應可放緩,適當的放寬管制也是可以,香港疫情的指標可能便應從染病人數轉變為重症和病死率。近一、兩個月政府醫療體系崩潰下,民眾學懂應對輕症,自我隔離,加上內地政府推薦的中醫中藥,確實紓解了不少輕症患者。在民眾自發自助自救底下,公共醫療體系壓力紓解。
香港老年人口比例高,安老等設施不足,早段時候不少專家醫生不鼓勵老弱接種疫苗,長者接種率低,在醫療照顧不足下,染病多,重症病死也因此多,疫情顯得危急兇惡,對社會打擊巨大,尤以基層弱勢社群為主。目前疫情大致平穩,中央支援亦到位,政府和醫療的重點便轉移到減少病死率為主,不能如前段時間讓老弱失救或不救而死。病死率作為指標,以此來評估疫情和政府工作表現,檢討政策。
當然,老弱加上染疫病者是難救治,但政府應在內地醫護支持下參考內地經驗與國外案例,改變原來的治療模式,嘗試用中西醫結合或其他創新方法來進行醫治。同時對重災區的安老院舍全面加強政府醫療的介入,防止長者交叉感染,要把部分未染病的長者真隔離。在現時情況下,可適度引入家屬探訪,增強長者的心理質素。香港在今後將進入老年社會階段,長者佔人口約三成,他們的健康安危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政府與社會可借現時防疫治疫來調整,加強長者健康保障的制度與政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