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體制不同 惟有自保

不少電台時事節目,如今還天天在討論為長者「谷針」的問題,聽着也讓人唏噓。有熟悉老人院的受訪者解釋,過去老人家接種新冠疫苗的比率低,是因為上一輩的人大多兒女眾多,7、8個孩子各持己見,才使打針之事一直拖延。這番解釋固然不無道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過去兩年香港的疫情不算嚴重,很多人都是抱「慢慢來,走着瞧」的心態。豈料疫患不待人,一旦爆發,大家便措手不及。
所謂「積薪歷火非無事,識者能知火未燃」,本欄一直苦口婆心,強調大眾必須培養良好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原因不為別的,正是為了自己的安身與立命。很多讀者或許納罕,為甚麼過去一段日子,筆者喋喋不休,老是說香港人一年一反智,而2021年的代表作就是反疫苗。其實,我不是當真想嘲諷港人,在下也在香港生活,笑人豈非笑自己?筆者之所以不停重複上述論點,說穿了,就是想曲線提醒大眾,能夠打疫苗的人,都應該考慮打,因為火苗已現,蔓延在即,已是別無他法。即使在去年,本地疫情一度「清零」的時候,本欄仍是不停在發出曲線呼喚。
當時,很多人說只要特區政府能夠嚴守關口,拒病毒於門外,不就可以了,何必打疫苗?那可不是的,可以防得一時,未必能防得長久,內地政府比香港政府精明10倍,但吉林、上海一樣擋不住Omicron入侵。本文執筆時,計及無症狀感染,上海一天的確診者多達700多人。只是內地的體制不同,病毒即使蔓延,恐怕還能壓得住,香港的體制卻更近於南韓、新加坡,疫情一發就不易收拾,政府幫不上忙,民眾便只能靠疫苗自保。至於疫苗可能有副作用?是的,但也得先把命保下來再說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