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不平則鳴:港前途分水嶺何去何從

香港疫災成「慘痛教訓」,百萬人中招,逾5,000人死,已面臨分水嶺。究竟是徹底做到動態清零,符合中央嚴格防控要求和清零標準勝疫,落實使用「健康碼」,兩地通關,真正實現與內地融合,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發展建設,還是讓西方與病毒共存的韜晦之計登陸中國南大門,企穩香港,並以此作生化戰的橋頭堡,長期滲透干擾破壞內地安全健康長城,從而達到牽制妨礙及破壞內地經濟發展,實現破壞中國民族復興,便是香港兩種前途、兩種命運、兩種抉擇的決戰時刻。選擇已擺在特區政府和全體港人的面前,無論你是否已有這個主觀或主動的意識和選擇,都不能迴避這個歷史的分水嶺嚴肅答卷。
最近,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在北京會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時說,愛國者要做到「五有」,即「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要維護國家安全,推動香港發展」。那麼,正好提醒所有愛國愛港者想想疫戰後香港的前途往何處去?需否落實習主席的兩個堅持?
特首林鄭被傳媒問會否制訂抗疫的時間表、路線圖時說,特區政府會就未來幾星期出現不同情況作規劃。若情況惡化,會加強檢測能力和社區隔離設施;若情況較好,會就關閉處所、停課、入境限制等制訂如何開放的路線圖。完全沒有學習深圳、東莞兩地抗疫經驗考慮,更不見有堅持動態清零和生命至上的抗疫方針,當然更沒有疫後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設想和計劃。試問,林鄭怎可帶領香港在分水嶺面前選擇正確的方向和道路?
方向決定道路,計劃取決於目標。港府見步行步,怎能貫徹堅持生命至上和動態清零?香港又怎能在疫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自命愛國愛港者知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