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盡早讓百業復常

放寬還是不放寬?林鄭日前才表示感受到市民的容忍力開始下降,部分金融機構也對本港的隔離情況失去忍耐力,強調無人比她更重視本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故將在中期評估後說明有何更新措施,似為放寬社交距離鋪墊。正當大家翹首以盼之際,食衞局局長陳肇始突然又無比強硬,昨日聲稱疫情仍未見明顯回落,仍處於高峰期,加上爆疫至今3個月,擔心市民出現抗疫疲勞,一旦鬆懈疫情有機會反彈,須堅持「外防輸入」策略。港府高官一時一樣,彈出彈入,又一鐵證。
當然,港府在外防輸入方面一向漏洞百出,豁免國泰機組人員入境隔離措施,便直接引爆第5波疫情,要不是輿論沸騰,中央不滿,港府肯定至今不肯收緊入境限制。但一法立一弊生,正因為入境限制過分嚴苛,出現了林鄭口中的「部分金融機構也對於本港的隔離情況失去忍耐力」,愈來愈多跨國企業將亞洲總部由香港移往新加坡,要是有關措施仍不放寬,情況只會更趨惡化,直接動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何況目前仍有不少港人滯留海外,不讓自己市民回到自己地方無論如何說不通,到底港府如何衡量,相信本周將有答案。
事實上,Omicron侵襲香港至今,市民已由驚惶失措慢慢適應下來,儘管疫情令特區死病枕藉,對長者和長期病患者危害極大,但無可否認的是對大多數人不會造成致命傷害,若然防疫措施無了期收緊,勢必出現本報提出的「不是病死而是餓死」,加上現時失業率掉頭回升,若百業繼續難以維生,受害最深必然是基層市民。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何不取折衷方法,放寬社交距離,讓表列處所和食肆正常營業,入境方面則縮短隔離期,讓經濟早日復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