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漁農業陷困境 議員促納入保就業

不少漁農行業均飽受疫情衝擊。 不少漁農行業均飽受疫情衝擊。
不少漁農行業均飽受疫情衝擊。
【本報訊】政府日前宣布再次推出保就業計劃,並將向僱主補貼僱員5月至7月的工資。有議員昨日表示,上一期的保就業計劃下,由於漁農業大多為個體戶,以家庭為單位生產作業,所以大多從業員未能符合申請上一期保就業計劃的資格,促請政府將漁農業納入保就業計劃。
晚市禁堂食 產品滯銷
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表示,在第5波疫情下,不少漁農行業均飽受疫情衝擊。例如香港流動漁船因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出海,由於南海伏季休漁期將於5月1日開始,並於8月中才結束,意味着大部分香港流動漁船將停業超過半年,生計受到沉重打擊,漁民也未能如常透過在非休漁期時的經營彌補休漁期的空檔。
此外,雞苗至今仍無法經陸路運往香港,雖有受精蛋已經由水路供港,但受運輸及處理成本影響導致孵苗成本上漲兩至三倍。其他漁農行業均由於下游的食肆被禁晚市堂食,或受限人令影響,導致不少漁農產品因而滯銷。
何俊賢續指,保就業計劃不應只限於是否有參與強積金計劃或一般僱傭關係,而忽略以個體戶作其中組成部分的漁農業。他建議應容許漁護署發牌的漁船、養殖魚排、農場、登記的養魚塘,持牌香港流動漁船下工作的從業員,包括家庭從業員可參與「保就業」計劃,完善計劃讓各行業均可受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