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急市民所急統籌製口罩 院所設「方艙」阻擴散 應戰新冠連場硬仗 領軍懲教迎難而上

疫情期間,懲教署打破常規趕製口罩。 疫情期間,懲教署打破常規趕製口罩。
疫情期間,懲教署打破常規趕製口罩。
【本報訊】本港疫情肆虐,懲教署署長胡英明在上任後由一開始協助生產口罩,以至後期處理人員及在囚人士的染疫情況,關關難過。他指出,在第5波疫情期間,最嚴重時每日平均有約150名在囚人士確診,亦有近千名人員因染疫或成為密切接觸者而無法值勤。署方除透過調動資源,把沙咀及歌連臣角懲教所用作隔離外,亦在每一個院所設立懲教署「方艙」阻止疫情擴散,他形容今次疫情是「一場輸硬的仗」,只能輸少當贏。
「不停求人」 一周取得5萬快測包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港爆發,市面上一罩難求,懲教署打破常規,安排羅湖懲教所口罩工場破天荒24小時運作,並徵集現職和退休懲教人員以及文職人員擔任義工製造口罩,一眾義工合共工作逾4萬小時,口罩生產量達到每月400多萬個。與此同時,胡英明指懲教亦繼續以行之有效的機制進行感染控制工作,令首4波疫情間皆把風險降至最低。
然而,第5波的疫情避無可避,署方相繼發現有染疫的人士曾前往院所探訪,其後第一名在囚人士亦在2月8日證實染疫,懲教人員陸續在社區染疫。面對大量確診的在囚人士,胡英明當時便希望可以為8,000名在囚人士及7,000名職員進行檢測,在公私營檢測中心飽和的情況下,胡直言自己「不停去求人」,終在一周內取得約5萬快速檢測包。
然而,由於囚倉的設計獨特,當有一名在囚人士染疫便會出現大量密切接觸者,沙咀及歌連臣角的隔離中心很快便難以再容納更多人,故署方便在各院所成立懲教署「方艙」。現時每日新找到的染疫人士已下降至約70人,多是密切接觸者,他直言對此應到「欣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