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物資供應趨復常 運輸人手仍緊張

蔬菜批發價已回落至平日水平。(袁志豪攝) 蔬菜批發價已回落至平日水平。(袁志豪攝)
蔬菜批發價已回落至平日水平。(袁志豪攝)
菜肉價格漸回落 即食麵續缺貨
市面近日出現搶購潮,港府昨交代跨境物資供應情況,表示明白要確保市民日常所需得到保障,惟各類日常用品都需經由內地及外地輸入,要確保貨品充足,物流運輸上就要暢順,需要足夠人手,避免樽頸。港府承認,現時人手不足,不少人確診或隔離,但情況正在改善,暫時跨境鮮活食品供應大致恢復日常水平,價格恢復平穩,市民毋須過分採購。
昨在超級市場及街市所見,鮮活食品供應穩定,超市內的一般蔬菜、雞蛋、米、凍肉及急凍食品等貨源亦相對充足,未見有早前的「搶購潮」再度發生。但即食麵仍較為搶手,出現缺貨。至於街市各種新鮮蔬菜、肉類及海鮮亦同樣供應穩定,例如唐生菜每斤售價16元。
內地2400公噸蔬菜供港
截至前日午夜,內地經陸路和水路抵港的蔬菜供應量約2,400公噸,其中經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蔬菜統營處各批發市場推出的內地供港蔬菜約為744公噸,菜心及白菜昨天的平均批發價每斤分別7.3元及4.7元,蔬菜批發價已回落至平日水平。批發市場的雞蛋供應亦繼續穩定充裕,過去一星期平均每日供應400萬隻。
另外,內地進口本港的冰鮮豬肉貨量昨約42公噸,為平日內地供應量近八成,活豬供應充裕;冰鮮家禽貨量則約為11萬隻,本地屠宰的活雞約8,000隻,供應同樣穩定。
米存貨量足夠一個月食用
食米方面,業界表示除了政府規定外,一般也會儲存多一倍存貨,足夠港人一個月食用。本港的食米進口及食用量均維持穩定,約為每年32萬至33萬公噸,今年1月底食米的備存貨量,包括儲備存貨為30,400公噸。至於可以儲存的食品,譬如冷藏肉等,一般亦有約3個月庫存。港府表示,為滿足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早前以清單形式給予中央並已照單全收。
超市內如即食麵類等貨品出現缺貨。超市內如即食麵類等貨品出現缺貨。
超市內如即食麵類等貨品出現缺貨。
本港鮮活食品供應穩定,市民毋須過分採購。本港鮮活食品供應穩定,市民毋須過分採購。
本港鮮活食品供應穩定,市民毋須過分採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