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消費券杯水車薪 百業受縛難翻身

抗疫兩年多,百業蕭條,政府聲聲救市,連番推出抗疫基金,但被批評遺漏甚多,很多行業都被忽略,未能受惠,而去年破天荒推出的消費券,亦引起爭議,有不少聲音指不如派錢更實際,然而政府又豈會順應民意,你說現金最實惠,官員偏偏又再次宣布派發消費券,而且金額更倍增至一萬元,這是明知市民久旱逢甘露,縱有不滿也要逆來順受。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上月出爐,被指小恩小惠,派糖也縮水,但出奇地再接再厲,加碼向市民派發消費券,官員昨日公布詳情,將分兩期發放,4月會先發放5,000港元,餘下的5,000港元則在年中派發,並原先計劃在暑假發放,但因為預期疫情會繼續變差,環境急劇變化,才提早將首階段消費券在4月發放,但確實日期要再視乎疫情而定,留有變數。
政府自己也可能未決定發放消費券的確實日期,因為4月是抗疫關鍵時刻,盛傳3月下旬會推行全民檢測,並會配合一定程度的禁足令,限制市民外出,甚至停止部分商店或交通工具營運,4月初正是全民檢測如火如荼之際,若真的是在那時候派發消費券,空城又如何消費?昨日官員正研究每戶只准派一個人出門買生活必需品,消費券可謂生不逢時。
民間亦有聲音指出,政府推出消費券,主要是想刺激市道,並推動電子支付,可是官員有否統計,疫情下有幾多商戶因為財困悄然結業,即使僥倖可以生存下來,但面對種種防疫禁令,例如禁晚市堂食,令到生意大減,難以維皮,根本是邊做邊蝕,甚至連交租也成問題,而且政府一聲令下,不少行業包括髮型屋、美容院及戲院便要停業最少兩個多月,白白交租,何其慘情,所以財案提出立法暫緩業主向指定行業租戶追租,並呼籲業主包容,大家心知肚明,路人皆見,是為自己犯下的錯去補鑊,卻又要業主承受損失。
很多行業都是苟延殘喘,這兩個多月停業令,恐怕是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稻草,特別是髮型屋及美容院,業界表示很多店東捱不住,索性止蝕離場,以免將來又會突擊被下令停業,長痛不如短痛。而且這些行業最注重現金流,絕少接受電子支付。消費券對他們幫助不大,更加不會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甚至有人質疑,消費券是關照大財團連鎖店,他們才是最大得益者,上次更有店舖乘機坐地起價,誓要賺到盡。
真正惠民救市,並非只派消費券,也非單單派錢,而是為百業鬆綁,盡快解除種種防疫禁令,店舖食肆可以正正常常做生意,市民可以如常食晚飯、剪頭髮、美容,救市不需要靈丹妙藥,派多少錢都只是杯水車薪,讓百業及市民可以重獲消費自由,這才是功德無量,百業鬆綁事不宜遲,難道又要市民等到天荒地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