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塞爆殮房 幕幕慘況 公院屍疊走廊

有醫院急救房儲物區擺放多具遺體,顯示殮房飽和。 有醫院急救房儲物區擺放多具遺體,顯示殮房飽和。
有醫院急救房儲物區擺放多具遺體,顯示殮房飽和。
慈父骨漸寒 孝女淚未乾 盼盡快安葬
本港疫情失控,醫療系統崩潰,大批需急切救治的病人得不到援手而離世,殮房屍滿為患。有市民向本報哭訴,老父在急症室離世後兩日仍陳屍急症室走廊,無法入土為安,但醫院職員只懂道歉。有家屬控訴親人染疫身亡後被迫直接火化,無法瞻仰遺容及辦喪禮。殯儀業界形容現時屍滿之患極不尋常,從業20多年未聞有遺體擺放急症室逾兩日,又批評港府「抗疫大過天」,形容現時長者入院一刻已和家人訣別。有團體則指,長者無法善終有損尊嚴,盼政府反省。
「生老病死好正常,但依家連安放遺體都做唔到!」容小姐表示,其居於安老院的81歲父親本月1日早上8時許出現低氧,滿身顫抖,安老院致電叫救護車,但拖至同日晚上8時才有救護車送他往聯合醫院。容父送院後一直未能上房,直到本月4日中午約12時半傳來噩耗,容父在急症室離世,「成個大堂逼滿晒病人,老人家為主」,視線內僅5名醫護。
天氣漸熱 憂屍身腐爛
護士帶她走過百多米長廊,沿路有約5個銀色袋包裹的「東西」,並用屏風遮蔽;他們到走廊末端,護士打開裹屍袋,她抱着父親屍體嚎哭,亦回想起走廊兩旁的都是遺體。她指,父親患柏金遜症及老人癡呆,曾患糖尿病但病情穩定。她稱,醫院職員指「雪櫃」暫時爆滿,其父遺體只能放於走廊,又對其連聲道歉,由於遺體未能送往殮房,亦影響之後的葬體安排。她稱近日天氣漸熱,憂慮亡父屍身腐爛,狠評政府無能,「生前照顧唔到(市民),死咗都不能善後!」
另一名住在安老院患有癌症的八旬老翁早前身體轉差送院,入院後發現染疫。安老院職員陳女士(化名)憶述時難掩哀傷,「佢喺老人院快速檢測時得一條線,但入院後變咗兩條,之後就去咗!」她稱因疫情關係,該名老翁未有舉辦喪禮,草草登記便被火化,家屬連最後一面都只在認屍時看見。
由於殮房爆滿,有醫院設置冷凍貨櫃來存放新冠逝者遺體,亦有殯儀館於停車場臨時停屍間,用貨櫃存屍。
新冠死者被直接火化
殯儀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吳耀棠指,業界並非拒收確診者遺體,惟不少業界人手不足,安排靈堂亦有難度,預料逾半新冠死者直接火化且無任何儀式,相當淒涼,「唔好話喪禮,好多家屬見到佢入院嗰刻已經係最後一面!」他又稱,平均每日有約120具遺體需火化,近日升至每日約160具。
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表示,入行26年以來亦從未聽聞有遺體會擺放在急症室超過兩天,他指有關個案「非常唔正常」,憂慮會影響屍身。他指,一般情況下病人如在公院離世,約一個多小時便會送往殮房,家屬此時才可認領遺體。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慨嘆,政府製造恐懼令市民及各行業都陷入慌亂,專家已說明新冠死者的病毒隨着他離世而清除,只要家屬及殯儀館職員穿着合適保護裝備基本上安全,惟政府無透徹指引令人無所適從。文:林建平、李浮南
容伯伯離世後兩日,仍被迫陳屍醫院走廊。容伯伯離世後兩日,仍被迫陳屍醫院走廊。
容伯伯離世後兩日,仍被迫陳屍醫院走廊。
殯儀館亦受疫情影響接收遺體的數量驟增,不時有穿着全套保護裝備人員進出殮房。殯儀館亦受疫情影響接收遺體的數量驟增,不時有穿着全套保護裝備人員進出殮房。
殯儀館亦受疫情影響接收遺體的數量驟增,不時有穿着全套保護裝備人員進出殮房。
寶福紀念館:大圍寶福紀念館旁一個停車場亦會用作臨時停屍間。寶福紀念館:大圍寶福紀念館旁一個停車場亦會用作臨時停屍間。
寶福紀念館:大圍寶福紀念館旁一個停車場亦會用作臨時停屍間。
黑箱車將遺體送到殯儀館,而新冠患者遺體傳染風險屬第二級,可以瞻仰遺容。黑箱車將遺體送到殯儀館,而新冠患者遺體傳染風險屬第二級,可以瞻仰遺容。
黑箱車將遺體送到殯儀館,而新冠患者遺體傳染風險屬第二級,可以瞻仰遺容。
明愛醫院:明愛醫院率先增設冷凍櫃加快處理新冠逝者遺體。明愛醫院:明愛醫院率先增設冷凍櫃加快處理新冠逝者遺體。
明愛醫院:明愛醫院率先增設冷凍櫃加快處理新冠逝者遺體。
市民點睇市民點睇
市民點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