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見事與決策俱緩慢

3月4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終於宣布,未來兩周將會派遣醫護人員,到各院舍為院友注射疫苗,更說假如人手不足,會尋求內地派員來港協助。目前,香港每天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的人,平均有一百多個,其中約六成是來自院舍,救人如救火,這項措施來得何其晚也!
早在2月22日,本欄已經指出:「如果本地醫護人手不足,可否請內地的護士幫忙?只要馬上組織團隊,進入本地老人院,替所有自願接種疫苗的長者服務,不就可以了嗎?」並且表示:「變種病毒Omicron的擴散速度很快,今日的香港,要跟時間競賽……」
筆者引述上月提出的建議,不是要在此「認叻」,顯示有甚麼先見之明,說實話,香港弄得今日的光景,人人都是輸家,還有甚麼叻好認?我想說的是,在下對於醫療衞生,是徹頭徹尾的外行人,但就連一個外行人,也老早能看出推行院舍打針計劃的必要性和急切性,緣何官老爺們,卻如此後知後覺?
本欄提出建議的時間,跟聶德權正式宣布實行新措施的日子,相距10天。對於一般事情,早10天、晚10天,沒甚麼大不了。但今番的疫情不同,天天都有大量市民病亡,莫說是早10天,就算是早一天,說不定也能挽救好些無辜的性命,作為百姓父母官的,又豈能如此荒怠正事!
況且,因為筆者沒甚麼衞生常識,故延至2月22日才能發現問題所在並提出建議,但政府的醫療顧問團人才濟濟,更有成員在呼吸治療的界別中排名世界第二。特區班子坐擁如此強勁陣容,為何見事和決策竟可這般疏忽加緩慢?香江府衙,是否當真該來一次大清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