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黨管經濟加碼 中央財辦擴軍

作為內地經濟決策及宏調中樞的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近幾年持續擴軍,從原有的秘書局、經濟一局、經濟二局等,如今已編立至經濟七局。規模的擴充,是權力膨脹的直接指標。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中國被確立為基本路線、興國之要。因此,經濟工作,牽動國家發展全局,而並非局限在財經自身。尤其中共十八大之後,黨管一切的模式被大大強化,經濟既是中心任務,黨管經濟亦首當其衝得到加強。這其中最突出的一點變化便是,原本位於幕後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走到前台,從一個智囊機構,真正成為統管經濟全局的「財經軍機處」。不再僅像以往那樣主要從事理論決策,而且介入宏觀調控等實際工作。
譬如,雖然工作體制上,高層設有中央深改辦,統籌各項改革。但具體各領域的改革任務,則是分解到不同單位。如紀檢改革即由中紀委負責,文化改革由中宣部領銜;而非常重要的經濟改革即生態文明改革,則由中央財辦為主。2015年出台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即是由財辦牽頭制訂。
而許多重大戰略政策,更是通過財經委平台決策公布。如川藏鐵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內國際雙循環、整頓平台經濟、碳中和碳達峰、共同富裕等,直接影響中國政經社會走向。
以往,中央財辦主任兼任發改委副主任,低於發改委主任,只負責協調黨政。如今,財辦主任由政治局委員兼任,直接對最高領導負責,居於發改、金融、財稅、工業交通等各經濟部門之上。地位高下變化,反映的正是權力消長易位。中央財辦主任劉鶴同時兼任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國企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中央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組長,從對內防風險到對外貿易戰,從改革對經濟維穩,都由中財辦統管。
十九大之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改為中央財經委員會,進一步實體化。而作為承旨辦事機構的中央財辦,不斷添兵加馬,內設局的數量持續增加,如今一直編立至經濟七局,達到歷史峰值。各局分工對應經濟各領域。一局負責宏觀經濟,二局負責財稅金融,三局負責商貿物流;四局專責國際經濟,五局負責工業經濟;六局負責經濟改革,七局負責農林生態環境糧食安全等工作。
局長仕途 水漲船高
與之相對應,中央財辦各局局長的仕途亦水漲船高,紛紛走上部級領導崗位。一局局長劉國強升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二局局長尹艷林就地升任財辦副主任。數量之多亦是前所未有的。
這些財辦班底佔據要津,通過這些平台渠道,具體掌控供給側架構性改革、企業去債務槓桿、供應鏈、中美經濟對話、證券市場改革等關乎經濟運行的關鍵事宜,真正強化了黨管經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