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中、長期發展目標也須兼顧
財政司司長日前公布了特區政府2022至2023財政年度的預算案,推出一系列措施,應付已重創本港社會和經濟的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市民渡過難關。這份預算案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集中財政資源在抗擊新冠疫情、紓緩市民和中小企業的困境、支撐已深陷泥沼的經濟和為本港經濟進行長期投資這4個關鍵領域。看見香港時下舉目蒼涼的境況,預算案針對性地集中火力在短期紓緩疫情的措施上,以解廣大市民和企業之苦,做法既合理也及時。但筆者認為,本港中、長期的發展策略規劃也需要有更多的着墨,特別是在房屋、扶貧、醫療和科技發展這4個範疇。
政府將預留1,000億元來設立專項基金,作為未來北部都會區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房屋等方面的開支。政府已開始考慮和規劃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並已作出初步撥款,做法非常正確。只是,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從那筆專項基金裏,撥開一小部分用在過渡性房屋上。財政司司長說已預留了足夠土地,在未來兩年內提供超過1.7萬個單位。然而,社會對過渡性房屋的需求遠高於目前的供應量。因此,政府應多撥款項支持非政府機構建設過渡性房屋的計劃。
簡化程序 加快建屋
預算案預留約350公頃土地來提供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以應付未來10年的需求。不過,政府應進一步詳細規劃這些單位每年的竣工情況,更有效地監察實際進度,並在有需要時以建設過渡性房屋作配合,切實回應市民的住房需要。
財政司司長稱,發展局正加緊檢討土地發展相關的法例,以求精簡發展和法定程序,縮短提供土地的時間。在這方面,筆者認為應簡化發出土地契約的程序,以便加快市場供應房屋的速度。政府應建立一站式的審批機制,促進部門間的協調合作,除去重複而不必要的步驟,在確保程序公正和提高效率之間取得平衡。此外,政府也應給發展商提供時間表,以便發展房屋可以用合理的速度進行。
為了振興經濟,預算案建議再次派發電子消費券,但那絕不能代替長遠的扶貧工作。近來,有地產發展商以建立非牟利、社會性住房這種創新的方式,來試圖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這種以遠低於市價出售房屋並提供實惠貸款的做法很值得鼓勵,筆者認為政府可以為地產商提供相應的稅務寬免,讓更多企業參與,將部分核心利潤轉化為公益用途。
政府也應通過不同程度的稅務優惠,鼓勵更多商業機構加入兒童發展基金計劃。其實公私營合作模式也應進一步落實在醫療保健領域,在擴大醫療服務範圍和病人選擇之餘,也可減輕對公立醫療系統的壓力。再者,我們也可以在教育、社會福利等範疇進行公私營合作。筆者建議,政府應在財政司司長之下設立一名直屬的公私合作專員,以規劃、統籌和落實更多優質的公私合作項目,造福香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