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院舍擬放寬輸入外勞 公會斥罔顧長者安危

院舍於第5波疫情下大規模爆發。 院舍於第5波疫情下大規模爆發。
院舍於第5波疫情下大規模爆發。
【本報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日前宣布,採取多項特別措施應對院舍疫情爆發,包括有時限地放寬「補充勞工計劃」規定,政府昨日就相關安排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消息指,透過是次申請輸入的外勞,將涵蓋私營及津助院舍,申請期由今天(3月1日)開始至5月31日,以彈性方式處理,院舍未請到的人手空缺可全數由外勞填補,工資為約1.42萬元加上特別津貼,月薪將近3萬元,而合約年期為最長2年。
憂影響本地勞工市場
勞顧會勞方委員梁籌庭直言對是次放寬感到擔心,「先例一開,後患無窮」,強調本地工友不少面對失業、開工不足的困境,但政府未有做好宣傳,吸引本地人入行,令應急措施影響長遠本地勞工市場。他續指,相關安排必須定時作檢討,交代輸入人數、分布等。另一勞方委員譚金蓮則指,擔心令院舍人手的問題變成惡性循環,直言計劃令未來兩年院舍難以再有空缺可供本地勞動市場入行,形容「解決現時問題,但為將來製造問題」。
另一勞方委員鄧家彪表示,最關鍵是6月1日起將取消放寬措施,令本地員工與外勞比例將回復2:1的規定,將會加強監察院舍有否遵守規則,而勞工處亦承諾會於6月,就輸入外勞的院舍情況繳交報告。他又指,坊間認為外勞與本地員工薪金工時相近,惟外勞受剝削亦相較容易以及嚴重,故此,外勞輸入數量是否壓倒性、外勞有否受剝削亦是長遠監察的重點。
短期培訓 恐難勝任
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則表示,認為短期招聘的外勞毫無照顧及防疫工作經驗,局方指只要短期培訓就可投人工作,罔顧長者安危,強調疫情以來本地勞工飽受失業痛苦,而過往安老業人手短缺,因政府毫不重視問題,亦不願借助失業率上升時,吸引本地失業市民加入安老業工作。工會強調,反對今次輸人外勞的做法,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機會、犧牲院舍院友獲得適合照顧的權利。有關安老業人手短缺問題,政府必須諮詢業界所有持份者,並制訂長遠人力資源規劃應對人口老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