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預算案乏善可陳 紓民困仍未到位

救民如救火。在第5波疫情肆虐下,死傷枕藉,百業蕭條,香港亟待活水打救。然而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乏善可陳,消費券雖加碼至一萬元,但早已是意料之內,何況絕大部分處所早已關閉,4月才到手的消費券恐怕幫助不到最急需幫助的商戶;至於新提出的差餉累進制被轟為劫富不濟貧;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更是治標不治本,無異於將禁聚加辣的代價轉嫁給業主承受。港府抗疫無能,紓困不得其法,不必用水晶球預測都知,下屆政府接手的必然是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富得漏油 拒派現金
港官最愛哭窮,大玩期望管理,但數字不會說謊,財政預算案昨日公布,今個財政年度盈餘達到180多億元,與原先估計的千億財赤相差十萬八千里,財政儲備預期在本屆政府屆滿時仍維持逾9,400億元,堪稱富得漏油。在水頭充足的情況下,港府大手筆紓困理應毫無難度,也是應有之義,奈何財爺陳茂波拋出種種抗疫紓困大計,表面上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仍不脫小恩小惠本色。就以發放電子消費券為例,雖比去年派發5,000元加碼一倍至一萬元,看似十分慷慨,但第一期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4月才到手,完全未能急民所急。
須知道,在疫情衝擊下,許多打工仔手停口停,失業、開工不足此起彼伏,他們最需要的是即時到手的紓困措施,不少人更傾向派現金直接受惠。政府盈餘和儲備豐厚,根本有能力既派消費券又派現金,偏偏斤斤計較。何況十多個表列處所被禁營業至4月20日,餐飲業又被苛刻的禁聚措施所限制,連市民出街也不能超過二人同行,即使本港在4月僥倖抗疫成功,但這些行業還有多少人有命捱到那個時候,真是天曉得。最怕市民即使有心提振經濟,幫助受困行業,這些行業也是無福消受。屆時最受惠的,恐怕依然是早在疫情下賺個盆滿缽滿的超級市場而已。
事實上,疫情重創各行各業,加辣再加辣的禁聚措施猶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然而除了消費券外,其餘的惠民紓困措施都是一般貨色,甚至比前更手緊。例如寬減2021/22課稅年度百分百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只有一萬元;又如向領取綜援人士發放多半個月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亦作相若安排,意味再無「出雙糧」這支歌仔唱。
至於差餉制度改為累進制,按應課差餉租值徵收5%、8%、12%,日後住宅物業的差餉寬減,僅限合資格並且是自然人的業主,就名下一個住宅物業申請寬減,意味擁有愈多住宅物業,徵收的差餉愈多。美其名曰「能者多付」,十分公平,其實卻是劫富不濟貧,而且因為毋須強制要求業主支付差餉,不能排除此舉反令租客百上加斤。
打劫業主 推卸責任
正如有識之士指出,目前樓市已因經濟不景而全面受壓,藍籌屋苑的樓價及租金均現明顯跌幅,反映原為打擊樓市過熱的「辣招」已經不合時宜。偏偏港府一本通書讀到老,一味在差餉問題上鑽,卻堅拒為住宅物業「撤辣」,進一步放寬按揭保險計劃更形同慫恿能力不足者「接火棒」。一旦樓價隨疫情進一步尋底,負資產湧現,對本已危如累卵的經濟,打擊肯定是致命性。
當然,整份預算案最可圈可點的,可算是破天荒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措施為期3個月,有需要可再延長3個月,法例將會在6個月後自動失效。這項措施的用心無疑良苦,對中小企亦肯定起到一定的喘息作用,但問題是,暫緩交租並不等於不用交租,3個月後小商戶要一次過繳交,只是將「死期」推遲,博屆時經濟反彈罷了;再說,疫情下百業身受其害,全因港府過於嚴苛的禁聚措施,禁止業主追租,無異於將苛政惡果轉嫁業主承受,政府一毫子也不用付出,根本不公平。
正如地產業界人士指出,疫情下大業主和租戶同樣經營困難,責任不應只推落大業主身上。何況許多業主的舖位都有做銀行按揭,一樣要支付銀行利息,陳茂波一味要求銀行彈性處理,實在過於理想化。一旦租戶拖租半年後清盤執笠,業主的損失又可向誰人申索?此舉等同將經濟炸彈拖延半年後爆煲,隨時累及下屆政府。
說到底,香港之所以淪落到今日光景,民生維艱,朝不保夕,全拜港府抗疫無能所賜。要不是外防輸入中門大開,任由高危的國泰機組人員和洋人權貴免檢疫入境,市民和商戶早就回復正常生活,自給自足,豈會可憐至此。寒風凜冽不見盡頭,百業蕭條無以為繼,卻不見失職廢官問責。這份財政預算案頂多算是聊勝於無,絕對未能做到解救黎民於水火。
距離政府換屆只有數月,抗疫成功則已,一旦疫情持續失控,經濟直插谷底,留給新班子肯定是個難於收拾的殘局,移民撤資潮愈演愈烈,經濟危機陸續有來,嗚呼哀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