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烏東之戰

烏克蘭的局勢又轉入新階段。
俄德合作下,德法俄烏四方會議,要循諾曼第形式推動明斯克的協議。美國希望引發的烏克蘭戰爭,因俄羅斯克制,未在美國預期的2月16日開展,俄更部分撤軍來取笑美國。結果不是美國知難而退,反進一步發動烏克蘭政府軍(實質應該是新加入的右派新納粹武裝)侵襲烏東,並用敍利亞白頭盔的例子,製造幼稚園被炸以煽動國際輿論逼壓俄羅斯,形勢似乎變成美國試圖複製敍利亞的內戰,但卻以當權政府對付地方反對武裝。或許這可逼俄羅斯出兵,從而讓美國有機會升級對俄的制裁,並催逼歐盟依從美國同樣制裁,破壞俄與德國正在進行的合作與和解。即使俄羅斯不跳入美國的陷阱,烏克蘭政府軍的攻擊,亦可擴大地區上的軍事對抗,衝擊歐盟的金融市場與歐元匯率,防止歐元對美元的替代,從根本上防衞美國的霸權。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採取主動,此舉亦抑止烏克蘭總統為維護國內經濟政治穩定而公開反對內戰,以免掀起烏克蘭國內反對美國和北約,反對政府與軍隊內部的新納粹主義。
問題是,俄羅斯會否掉進美國的陷阱,普京應不會愚蠢到依照英美宣傳的進攻日期與路線出兵。但烏東開始總動員和疏散老弱,表明俄羅斯是預期美國會假政府軍發動戰爭。
烏東的最佳策略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以便圍而聚剿之。烏東武裝與俄羅斯若能把領先侵略的新納粹部隊全剿,也捕捉美國僱用的各國僱傭兵,將之公開於世,便可以觸動烏克蘭政府內的政治勢力平衡,也在國際輿論上打一場勝仗。烏克蘭不同敍利亞,沒有眾多的種族、宗教分歧。只是親俄與親波蘭的兩大文化語言和經濟分野。美國故意製造烏克蘭東正教會與俄教會的分裂,也作用有限,造就出來的政治矛盾不會擴大。除新納粹主義勢力外,烏克蘭社會大多數人不願戰爭。波蘭最近亦與美國有所分歧,即使北約控制波蘭的駐軍,亦未必能鼓動烏克蘭西部親波蘭的民眾支持新納粹主義發動的內戰。波蘭與中國友好,目的是發展來自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貿易,它怎麼願意烏克蘭跌入敍利亞式內戰而截絕通往中國之路呢?波蘭不是立陶宛!
只要俄羅斯有力殲滅烏東入侵之敵,烏克蘭政局會朝和解方向轉變,美國企圖便不能得逞。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