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疫苗通行證 複雜難明 愈掃愈㷫

政府公布如期於本周四實施「疫苗通行證」措施。 政府公布如期於本周四實施「疫苗通行證」措施。
政府公布如期於本周四實施「疫苗通行證」措施。
谷針不理民情
無能港府借防疫之名「谷針」,宣布於本周四實施「疫苗通行證」措施,除獲豁免人士外,12歲或以上的市民凡進入食肆、商場、街市、超市及百貨公司等指定處所,均需要至少打一針。食肆、會址職員會「主動查核」市民有打針或獲豁免紀錄才放行,但商場、街市則不會有職員檢查。措施會分階段實施,市民最終會被迫打齊3針,亦未定何時取消。學者批評措施複雜難明,不同人要求的針數不同,處所檢查方法各異,令市民無所適從,十分擾民;有議員則指部分處所毋須主動派人檢查,擔心有染疫者沒有掃碼進入,難以追蹤,整個措施形同虛設。
港府不會就「疫苗通行證」措施發出新證件,而是要求市民使用「安心出行」時配合疫苗接種紀錄。本月24日起,市民需要上載針卡或醫學豁免證明書到更新版「安心出行」,或攜同實體紙本針卡或醫生紙外出,方可進入表列處所,但入住酒店及賓館則除外。
「主動查核」處所 職員反掃描核實
「被動查核」處所包括商場、百貨公司、超市、街市及市集,市民進入時仍需掃處所展示的「安心出行」二維碼,但不用向處所職員主動出示疫苗接種紀錄,處所亦不會派人檢查;但遇到執法人員抽查時,市民需出示其疫苗接種紀錄。市民若經過商場上班及回家,使用商場內政府服務、醫療診所,或到食肆購買外賣,均可獲豁免。
除「被動查核」處所外,其餘表列處所都是「主動查核」處所,包括食肆及會址等。市民進入時要先掃處所展示的「安心出行」二維碼,然後職員會用專用掃描程式「反掃描」核實市民「安心出行」上顯示的載有針卡資料的二維碼,掃描程式會就不同情況發出不同聲響(詳見表一)。
港府指,商戶只會儲存市民的個人資料31日,其後會自動刪除,市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會部分遮蓋,以及加密處理,一般人無法辨識,除非衞生防護中心要求,才可以用一次性密碼索取市民的聯絡資料,確保私隱安全。
政府又將以行政指令,把學校、政府部門、公營醫院、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等地方納入「疫苗通行證」範圍,求診病人與其陪同人士、政府辦事處的服務使用者現階段會獲豁免。教育局昨向所有幼稚園、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發信,教師、到訪人士等需打至少一針才可入內,教職員需在4月21日前打齊兩針,但學生可獲豁免。
學者質疑防疫效用 指「十分擾民」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蔡傑銘形容帶同疫苗接種紀錄,就好像「帶身份證出街」一樣,加上實施「疫苗通行證」的處所會張貼告示,看不到會有誤墮法網的情況。他指,「疫苗通行證」分3階段執行(詳見表二),會以市民打齊3針為目標,不排除日後將豁免年齡界線由11歲往下調。至於一張針卡可上載到多部手機,他稱若市民使用假的二維碼,或使用他人的打針紀錄,需負上使用虛假文書的刑責,商戶則盡責檢查便可。他坦言不希望透過執法來要求市民打針,認為打針是公民責任,「不是艱難的事」。
議員鄧飛指,「被動查核」的處所採取隨機抽檢,惟現時「被動查核」的處所數量眾多,若有受感染個案沒有掃碼進入,實是難以追蹤,亦令整個措施形同虛設。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表示,由於措施有不同的豁免條款,市民或會混淆自己是否可獲豁免,而且不同專家均指出現時的新冠疫苗未必能預防感染Omicron等變種病毒,打針不代表不染疫,只能防染疫後得重症或死亡。他質疑措施的實際防疫效果有限,但十分擾民,同時令食肆或其他處所需增加人手檢查針卡。
市民到食肆購買外賣,可獲豁免出示疫苗接種紀錄。市民到食肆購買外賣,可獲豁免出示疫苗接種紀錄。
市民到食肆購買外賣,可獲豁免出示疫苗接種紀錄。
進入「疫苗通行證」規限處所步驟(表一)進入「疫苗通行證」規限處所步驟(表一)
進入「疫苗通行證」規限處所步驟(表一)
疫苗通行證僅計劃名稱非一張證件疫苗通行證僅計劃名稱非一張證件
疫苗通行證僅計劃名稱非一張證件
疫苗通行證接種時間表(表二)疫苗通行證接種時間表(表二)
疫苗通行證接種時間表(表二)
指定商戶需查核市民在「安心出行」上的疫苗接種紀錄或醫學豁免證明書,或是其實體紙本。指定商戶需查核市民在「安心出行」上的疫苗接種紀錄或醫學豁免證明書,或是其實體紙本。
指定商戶需查核市民在「安心出行」上的疫苗接種紀錄或醫學豁免證明書,或是其實體紙本。
食肆職員會「主動查核」市民的「安心出行」二維碼核實資料。食肆職員會「主動查核」市民的「安心出行」二維碼核實資料。
食肆職員會「主動查核」市民的「安心出行」二維碼核實資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