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救經濟難抗疫難 冬風無情百業殘

天冷人心更冷,不但是染疫的病人及家屬,就算本身健健康康,很多人都瑟縮一角,因為餓着肚皮,在寒冬連溫飽都做不到,為甚麼在所謂國際金融中心,想開工餬口也這麼困難?原因是無能政府抗疫無方,殺不死新冠疫魔,卻以種種禁令摧毀多個行業,趕上絕路,絕對是苛政猛於虎也!
政府無視各界要求放寬禁令之聲,甚至反其道而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表示,仍在研究可以如何作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因為街上有很多傳播鏈,所以絕對沒有條件放鬆社交距離措施。相信聽了陳局長之言,不少人倒抽了一口涼氣,哀莫大於心死,這些年薪以百萬元計的高官,不懂民間疾苦,本來沒有奢望他們可以打救市民,只要不落井下石便好,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無情的指令,比疫魔更可怕!
特首林鄭月娥自爆聽東西不大清楚,被懷疑「撞聾」,原來近墨者黑,近林鄭者扮聾,選擇性失聰,而且局部失明,對百業慘況視若無睹。作為香港人,只要行得走得,有感覺,走去油尖旺以及銅鑼灣,便會感嘆,原本繁華熱鬧的消費購物區,淪為死城,不少商場水盡鵝飛,售貨員多過顧客,就算偶爾入內參觀,也是看多過買,一個下午交易寥寥可數,以香港寸金尺土,租金高昂,小小收入拿來交租還是付人工都不夠。不過,他們還可以打開門口做生意,有些行業要被迫關門,例如髮型屋,美容院及戲院,最近銅鑼灣又有戲院結業。
飲食業也是同聲一哭,禁晚市堂食,打擊主要收入,根本單靠午市難以維皮,先後有多間食肆不敵疫情無奈結業,昨日一家老牌酒家上環總店最後營業,客人前來酒樓告別緬懷最後時光,依依不捨,相信類似情景會繼續出現,若果再度收緊防疫措施,雪上加霜,有幾多間可以捱過這經濟嚴冬?禁晚市堂食,所持理據根本不足,但牽一髮動全身,若果沒有晚飯吃,很多人會減少約會或行街購物,零售業當然首當其衝,這些道理不是大學問,有常識都明白,只有高薪厚祿的港官不知道。
政府與民為敵,你叫他放寬,他便偏偏收緊,屢試不爽,完全漠視意見。樓市是經濟命脈輸血管,牽涉多個行業,樓市旺則經濟旺,樓市冰封,經濟好不了。本報多次反映,樓市辣招已經完成歷史任務,也是時候「撤辣」,這些年來各界大聲疾呼,港府卻置若罔聞,有時更諸多藉口,稱「撤辣」會刺激炒風,簡直是漠視現實,香港人現在最怕不是炒樓,而是「炒魷」。
窮則變,變則通,諸多禁令下,疫情反而愈爆愈厲害,證明這些防疫措施不收效,既然如此,應該立即放寬禁令,市民可以食晚飯,去剪髮,美容修甲。香港人其實要求很簡單,這些小小生活必需,竟然要跪求官員賜給,特區還是給人住的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