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封區難免

香港當前面對兩個可能性。一是在中央主導、支援下,特區政府全力配合,香港的新冠疫情可以迅即受控,不超過每天一萬人確診,確診人數也開始回落。二是中央支援,可惜時間還是稍遲,疫病已在社區全面擴散,難以在短時間受到抑制,確診者每天人數超過一萬,還在上升。中央主導的政策措施只能在一段時間內才生效,但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速度更快。當每天確診人數在幾萬的時候,應對的政策考慮便會要有大的更變。
第一個可能性在現時形勢發展來看,似乎機會不大,近日每天確診與初步確診者已達一萬人的水平,中央支援剛到,特區原來的防疫治疫策略沒用,但中央還未有足夠的時間部署推行新的更有效政策。今後幾個月天氣也既寒且濕,更有利於病毒的擴散傳播。家居隔離引致全家感染,幼兒難免,安老院舍亦大多失陷,未接種疫苗的長者陷於巨大的感染機會內,第二個可能性便似乎是難以避免了。
每天確診幾萬人,便是超過新加坡的情況,香港的醫院應無法應付,方艙醫院也未可趕及。若不能把確診者全部隔離診治,病毒在社區內可更快地繁殖,通過帶病毒者和環境傳播。若不能迅即抑制,疫病會在全港大爆發,防治的挑戰更大,對社會、民生、經濟的打擊更嚴重。
在這個情況下,香港不可能像歐美的與疫共存。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犧牲長者,是任何一個人道主義政府所不能容許和容忍的。應對的方法只能是採取在內地行之有效的封城,按小區逐步封區檢測、消毒。封區當然要禁足,否則何來封鎖。封區不可能如特區政府現時的封一、兩天便止,用內地的經驗,便可能至少7天。
封區要保障民生,則需政府與社區協力提供支援。封區是禁制病毒的傳播,與此同時要治病救人,並以此來隔離和消滅病毒,這便要把大量的確診病人隔離治療。在病床不足的限制下,或許讓輕病和無病徵者留在封鎖小區內,集中於社區公共場地在醫護照顧觀察下進行隔離,還是不應家居隔離。
一、兩個星期的分區封鎖,對經濟與社會當然有打擊,但不如此難以抑止疫病的蔓延,這仍然是長痛不如短痛。香港幸有中央內地的支援,政府應採《緊急法》,落實中央主導的防疫治疫政策,緊急危機只能用《緊急法》應對,不能猶豫、觀望和存僥倖心理,絕不能再怠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