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打好這一仗
上千病人在醫院空地上露天等候收容,通宵達旦,在微雨寒風中,主要是長者,也有父母帶着幼兒,好一幅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風景圖。或許相對於歐美國家早一段時間的情況,香港並不是最惡劣,但以香港的資源、人力,應不會出現這樣的慘況。
疫情之下,人力不足,調配不易是事實。可當出現大批病患者湧往醫療機構,以香港這樣小的地方,組織調配不應是不可能的事,設施短缺的問題不應存在。政府有這麼多的社區設施會館、公用場地,在疫情下早已關閉,為甚麼不能即時調用?是官僚制度阻礙?要申請批准?要在辦公時間內待主管方便才考慮批准?為甚麼不可能在各區之間調派,使資源利用更為迅速有效呢?防疫治疫面對急速擴散的疫情,官僚主義的按章辦事,甚或按章不辦事,難道還可容忍嗎?
可能問題的根源來自政府高層,一是沒有中央統籌機制,各部門各自為政,不敢跨部門合作;二是沒有24小時緊急應對的值班制度。政府高層還是把疫情看作尋常。林鄭政府與專家們更傾向於倣效歐美的與疫共存,便不願用緊急事態來確認疫情,也便不用緊急應對。
在這樣的政府態度下,林鄭月娥率眾高官即使每天出席記者會,侃侃而談,反使社會民眾覺其涼薄,倒不如林鄭為首在寒風晚上探望在醫院外露宿等候的長者幼兒,最好當然不是蜻蜓點水,拍了新聞照便走,而是至少與民眾一起坐在寒風中幾個小時,親身體會他們政策不力的結果,用噓寒問暖來作補償。
中央強調香港防疫治疫仍以特區政府作為主體,主體之意應在主要擔當工作,不能推卸給內地來援的隊伍,也不能把問責的責任推卸,中央政府與香港社會還會在疫情後追究官員責任。主體責任是執行工作,與內地支援配合。決策者仍然是中央派遣的官員和專家,讓特區的官僚依照政策和指揮來工作,這才可以在極短時間扭轉林鄭政府決策失誤與不力的問題。
香港好在還有中央新委任的問責官員,以李家超為首。中央決策有他們的配合和執行,應可更切合防疫的緊急要求。中央更可要求林鄭月娥宣布實行《緊急法》,排除體制上對緊急救援措施的阻礙。此外,讓紀律部隊動員起來,配合民間志願者,在中央指揮下,打好防疫治疫關乎香港盛衰、國家安全的一仗。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