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政策一日改3次 議員質問如何管治

多名議員都認為政府效能必須提升。 多名議員都認為政府效能必須提升。
多名議員都認為政府效能必須提升。
樹木危機鬥推莊 公僕多涉雙重國籍
政府以及公務員嘅表現一直被批評因循守舊,各部門互相卸責。立法會尋日繼續進行2021年施政報告辯論,並進入第二個辯論環節「一國兩制 行穩致遠及提升管治效能」。多名議員指出,要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政府效能必須提升,但政策解說,以及同市民溝通嘅能力嚴重不足,政策朝令夕改,更曾有政策24小時內改3次,而公務員都缺乏主動解決問題嘅意識,打擊特區政府嘅威信。
主動解決問題意識不足
議員張國鈞批評政府政策解說,以及同市民溝通嘅能力嚴重不足。張以國家足球隊做比喻,即使有好嘅人腳同埋資源,但每次出嚟比賽,結果都令人失望。張批評政府抗疫資訊兩年嚟都無進步過,資訊慢得嚟仲要難以理解,制訂政策時又未經深思熟慮,更可能喺24小時內更改3次,市民無所適從,不利特區政府嘅威信。張又批評政府部門各自為政,近日實施居家隔離嘅新政策時,衞生署叫市民留喺屋企,但其他部門就無向相關市民提供協助喎。
議員陳克勤提到應改革公務員制度,佢話自己過往同公務員接觸多年,發現部分公務員主動解決問題嘅意識不足。陳以街上有樹木快將倒塌為例,公務員往往唔係急於處理樹木嘅危機,而係先界定樹木屬於邊個部門負責。陳又指粉嶺北有地皮空置廿幾年,質疑公務員淨係識得跟程序做嘢,但就無靈活解決問題同埋壓縮程序嘅意識囉。
唔單止工作能力備受評級,好多公務員及其家屬都擁有外國國籍,涉及雙重效忠嘅問題。另一個議員黃國舉例指,理應考慮取消首長級官員嘅雙重國籍,又指公務員對國家觀念同政策認識不足,促政府提倡以及加強一國嘅觀念。
加快本地法律去殖化
本身係律師嘅議員陳曼琪都指出,喺公務員同埋公職人員方面,《港區國安法》第6條所提及嘅公職人員定義範圍需要擴大,政府所有諮詢委員會非官方成員同埋律政司外判檢控官、法援處同當值律師服務嘅外判大律師和事務律師,委任前需宣誓效忠,重要公職位置人員嘅就職或就任資格,就要提升至不能擁有雙重國籍。另一方面,陳又認為應加快本地法律去殖民化嘅過程,現有法例仍殘留「女皇陛下」、「聯合王國」、「英國屬地」等嘅殖民地字眼,必須要刪除咁話喎。
張國鈞批評政府政策解說,以及同市民溝通嘅能力嚴重不足。張國鈞批評政府政策解說,以及同市民溝通嘅能力嚴重不足。
張國鈞批評政府政策解說,以及同市民溝通嘅能力嚴重不足。
陳克勤質疑公務員淨係識得跟程序做嘢。陳克勤質疑公務員淨係識得跟程序做嘢。
陳克勤質疑公務員淨係識得跟程序做嘢。
陳曼琪認為本地法律需加快去殖民化嘅過程。陳曼琪認為本地法律需加快去殖民化嘅過程。
陳曼琪認為本地法律需加快去殖民化嘅過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