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方與你抗疫:皇后山變隔離邨 喊都無謂 賠償最實際

有居民的單位窗戶對正用作隔離的皇澄樓。(黃偉邦攝) 有居民的單位窗戶對正用作隔離的皇澄樓。(黃偉邦攝)
有居民的單位窗戶對正用作隔離的皇澄樓。(黃偉邦攝)
【記者區慧盈報道】因應檢疫措施不足,港府徵用剛落成的公屋作隔離設施,惟有居民向本報反映,其單位對正徵用作隔離設施的單位,窗戶距離不足30米,憂慮空氣傳播,考慮另覓居所暫住。本報同時接獲消息稱,皇后山邨最快今日開始用作隔離設施,昨有人員上門安裝煤氣。區議員收到海量居民反對,批評政府零諮詢,又擔心用作隔離設施的皇澄樓渠管連接商場及停車場地下,有播疫風險。
當局日前宣布徵用粉嶺皇后山邨皇溢樓和皇澄樓,以及荔景邨恒景樓共3座剛落成,未入伙的公屋用作隔離設施,合共3,000多個單位。皇后山邨其餘5座陸續入伙,有多位剛入伙的皇后山邨居民向本報求助,其中第2座皇頤樓居民對此既無奈又憤怒。他一家5口原預計月尾遷入單位,正在裝修,由於單位面向東北方向,廳房窗戶都對正皇澄樓,當中無任何阻隔,擔心新型變種病毒傳染力強勁,會經空氣傳播。他3個小孩分別5歲、7歲及10歲,因停課長期逗留在家,憂慮他們受感染。
相距不足30米 住戶心慌
他說經考慮後會選擇搬到月租約8,000元的村屋暫住,以保一家大細安全。他認為政府應擱置計劃,否則應賠償給受影響住戶。而居於第6座皇樂樓的住戶黃女士亦反映,其低層單位內有兩個小朋友,與第7座皇澄樓非常貼近,估計距離不足30米,擔憂會有染疫風險。另有居於其他座數的居民反映,樓下為統一垃圾站,擔心出現衞生問題。
北區區議員羅庭德認為,2020年政府徵用駿洋邨,但當時駿洋邨未入伙,加上皇后山邨位於半山地帶,附近有小學及幼稚園,選址不合宜,呼籲政府徵用尚未入伙的公屋。他曾與部門開會商討,並獲告知醫療專家顧問曾評估隔離座數與其他座數窗口距離,判斷不會構成傳播風險,但他質疑病毒傳播力加劇,即使數十米距離仍可感染其他居民,當局能否確保不會出現空氣傳播。他又不滿政府欠透明,至今尚未清楚交代商場及停車場會否被徵用。
房屋署指已接受預配皇后山邨皇溢樓的準租戶,如不欲等單位入伙,會按其公屋申請的先後次序,盡量安排重新編配皇后山邨已經可以入伙的第二至六座合適單位。至於皇后山邨皇澄樓尚未預配。
皇溢樓及皇澄樓被徵用作隔離設施。皇溢樓及皇澄樓被徵用作隔離設施。
皇溢樓及皇澄樓被徵用作隔離設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