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府抗疫塞責 中央嚴肅問責

香港有求,祖國必有應。第5波疫情核爆式來襲,港府「躺平」抗疫致全城哀鴻遍野,港人好不容易盼得中央出手打救,與港府成立五個「專班」支援抗疫,詎料疫情連日來不但仍未受控,反而愈演愈烈,昨日確診個案更突破4,000宗,逾萬名患者在社區自生自滅。忍無可忍,拒絕再忍。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親自發出重要指示,強調香港特區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支持和幫助香港特區政府。一諾千金,一錘定音,無異於為奄奄一息的香港打下一支強心針!
全力支持 直接監督
繼上周六內地部門和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等官員在深圳開會,表達中央支援本港抗疫方向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再提出三個「一切」和兩個「確保」,包括把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習近平同時指示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支持和幫助香港特區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並委託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向林鄭轉達中央對香港疫情高度關注,以及對香港市民的親切關懷,重申香港特區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韓正迅速指示中央有關部門和廣東省抓緊解決特區政府提出的多個請求,包括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支援快速抗原檢測包等醫療物資、援建社區隔離和治療設施、保障鮮活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應、選派防疫專家赴港指導等。
聽鑼聽音,聽話聽聲。港府抗疫一團糟顯然已驚動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明確指出港府必須為抗疫負起主體責任,是否暗批林鄭政府一直沒有負責任地抗疫,不言自明。如今萬事俱備,中央已表明必會傾盡人力物力支援香港,倘港府依然拒絕作為或胡亂作為,疫情依然無法受控,林鄭政府肯定需要問責。
更須注意的是,中央決定成立由港澳辦和國家衞健委牽頭,中央有關部門和專家、廣東省及特區政府三方共同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大統籌協調力度,這除了顯示國家在特區危難關頭挺身而出擔當最強後盾外,中央直接指揮和監督港府抗疫工作也是彰彰明甚。諷刺的是,林鄭一直自誇港府抗疫有效,對內地抗疫模式不屑一顧,如今連中央都點名廣東省全力支援和幫助香港,孰優孰劣不言而喻,猶如摑了港府廢官一巴掌。
事實上,面對Omicron來勢洶洶,林鄭一直敷衍塞責,去年12月底「望月樓群組」爆發,已預示這一波疫情殊不簡單,惟林鄭依然無甚反應,既無即時叫停國泰機組人員免檢疫入境,更無增建隔離設施做好準備,一切得過且過,反而不斷吹噓自己如何「精準防疫」,抗疫成績如何比世界各地優勝。要是當時已加緊增建隔離設施,香港又何至於淪落到今日光景?直到今日確診個案成千上萬,隱形患者數以萬計,社區傳播鏈多不勝數,林鄭才惺惺作態表示徵用即將入伙公屋轉為檢疫設施、徵用的士車隊接載患者、研水路運送供港鮮活食品等,又強調「向病毒投降不是一個選項」,臨急抱佛腳,不亦晚乎?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香港深陷生死存亡關頭,高官還要大演爭權奪利戲碼,李家超北上開會後成立的抗疫「專班」及所屬高官,翌日即被林鄭打散並重新安排,政出多門,消息混亂,完全沒有將市民福祉放在首位。倘內地省市出現如香港疫情大爆發的一幕,不知有多少官員早已「人頭落地」了,豈會如林鄭政府好官我自為之?甚至乎,疫情一起,公務員不是齊心協助政府抗疫,而是齊聲要求在家工作,林鄭更是第一時間批准,致令部門調兵遣將無人可用,反而要退休紀律部隊人員重上戰場,整個政務官系統到底有沒有負責任地抗疫,市民眼睛雪亮,心中有數。
事實擺在眼前,香港之所以淪為「疫埠」,患者之所以要在醫院外餐風宿露苦苦等候仍未得到治療,上萬名確診市民惶惶不可終日,絕對是港府尸位素餐、胡混度日所致,是活脫脫的一場人禍。
愛港情切 最強後盾
雪上加霜的是,本港一方面疫情失控,另一方面經濟隨之清零,香港人不是病死就是餓死。已有多家連鎖餐飲集團宣布休業,更有老字號食肆捱不住而結業,戲院、酒吧、美容院、健身中心等紛紛倒下,連巴士公司都要求港府補貼。港官卻連會否「封城」都莫衷一是,百業蕭條看不見苦路盡頭,失業潮、倒閉潮、破產潮紛至沓來,港府一味盲目收緊禁聚措施而不顧打工仔死活,民怨必然火上加油,社會穩定無從談起。港府必須盡快適度鬆綁,讓食肆恢復晚市堂食,寧願加強規管座位數目;剪髮、修甲等低風險行業必須盡快復業,胡亂一刀切只會害死所有人。
總而言之,有危便有機,患難見真情。有國家領導人發出最強音,有整個國家作為最強後盾,有中央為香港加油打氣,香港人終於可以定下心來,亦再次令人深深感受到「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的真理。在風雨飄搖之際,習主席為香港人指出方向,送上溫暖,猶如定海神針。接下來就看港府如何作為,是否遵從中央指示抗疫,是否用好中央提供的種種支援。在國家帶領下,只要香港人上下一心,廢官不敢造次,必然很快走出疫境,看見曙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