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日患上萬

每天新冠確診與初步確診者數目逾五、六千,說香港疫情沒有失控,誰也不可能相信。面對疫病在社會大爆發,特區政府有甚麼辦法可將之抑制?
關鍵是因檢測不足,政府是沒法準確地知道病毒在哪些地方肆虐。隔離不足,家居隔離實際是讓病毒留在社區,一人患病可帶來全家感染,便是放任病毒流播遷移繁衍。最壞的後果是病毒散播全港各區,港人與疫共存,或變成全民染病,一如歐美。這樣的後果,以香港人口的密集,幾個星期便可達到。
這樣的發展下,政府政策必然聚焦於重症者,防疫可能變成可有可無。連公開的傳播鏈也難追蹤查究,不可能再顧及隱形病者與傳播鏈,只能暫時不理。既然追查不了,無從防止,政府難以堅持下去。染病者普遍,但重症者、病死者有限,政府與社會會傾向於與疫共存。即使政策不宣布,社會會因此改變態度,對現有防疫政策措施將會大加壓力,要求取消。
在政府鼓吹下,疫苗接種率可以大幅上升,卻會出現兩個傾向。一是歐美和本地例子已逐步顯示接種疫苗沒法防止染病,疫苗的作用已轉為防重症。可是重症率較低,民眾容易掉以輕心,接種第3針和第4針會受到抗拒;單只兩針,疫苗的效用就隨時間而下降。另一是在接種疫苗達八成或以上,便會加大民眾要求與疫共存、追隨歐美做法的要求。
疫病確診者每天若升上一萬,香港會怎樣呢?中央政府強調不能與疫共存,要動態清零,怎樣做?
從香港的長遠利益看,考慮弱勢社群的生命與健康,加上疫病還有進一步變異的風險,動態清零仍應是唯一選擇。動態包含變化,要適應時勢的轉變,具體政策措施可有不同。從每天萬宗確診到清零會有不同階段的防疫治疫方法,無必要一成不變。但中心思想是要把染病率降低,避免重病與病死。新的疫苗與治病良藥還未產生,政策還是要用檢測來找出病患,用隔離等方法抑止病毒擴散。唯一的方法還是要逐區清零,即使絕對的清零不可能短期達到。
社會上提出全民抗疫,志願者參與,市民合作是理所當然。但政府有中央支援還是要找出有效的方法,積極進取地承擔防疫治疫的重任,不能推卸。也因此,政策要適時更改應對疫情的惡化。然而人事不改,政策可因時制宜地動態調整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