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封城屢轉口風 市民無所適從

高官隨口噏信錯當秘笈
疫情愈演愈烈,香港可能「封城」之說甚囂塵上,惟港府高層於短短幾日內數次轉口風,「封城」與否嘅說法前後不一,各自表述,引起港人疑慮。早前有消息指,港府將按疫情嚴重程度,安排18區分區強檢,超市、街市立即出現糧食搶購潮外,藥房、便利店嘅應急藥物如「必理痛」等,亦被搶購一空。有學者狠批港府高官口徑不一、信口開河,令市民無所適從。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上周六(12日)朝早喺電台節目表明唔希望封城,指唔想行到呢一步,又稱雖然有部分國家地方選擇「封城」抗疫,但香港要搵出自己嘅方法,唔排除會加強圍封強檢嘅力度。
同日晚上,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與中央及廣東省政府及專家商談後,表示港府現時冇封城計劃。佢又引述世界衞生組織指,「封城」係最後手段,而香港與內地防疫策略一致,目的係盡快發現個案,以精準控制需要管控嘅人及區域,但未有解釋所謂「精準控制」是否即係等同「封城」或18區分區強檢。
及至尋日(1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死撐現時抗疫措施仍然有效,佢又將「封城」嘅字眼,形容為冇考慮「全面封城」或「大規模封城」,意味存在「小規模封城」或「小區圍封」嘅可能性。與此同時,佢又宣布政府將會徵用皇后山邨、荔景邨約3,000個單位作隔離之用,令人質疑是否有別於以往單幢或數幢疫廈嘅方式,將對部分疫情較嚴重嘅區域,進行全區抑或18區按疫情先後強檢。
學者轟信口開河惹混亂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指政府高官喺封城問題上口徑不一、一時一樣,讓市民無所適從。講法變來變去,市民唔知如何配合之餘,亦將影響本港經濟,例如投資者會否因此撤資;做生意嘅人是否需要做好準備,例如入貨量等;股票市場又應該如何安排等。
陳續指,明白現階段瞬息萬變,但是否封城問題上官員必須同一口徑,並由一個官員發放資訊,避免一個問題幾個答案嘅情況,若政府唔會考慮封城,則應該避免回答有關問題,而唔係信口開河,令人產生不必要嘅遐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