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涌綫延線 首選馬灣涌方案

環評出爐 途經瀕危物種棲息地
港鐵東涌綫延線環境評估報告出爐!3個建議走線方案,最終選定在馬灣涌村北面經過,並繞回逸東邨西面設站為首選方案,惟走線會有小部分經過馬灣涌範圍,該處有多種具保育價值的物種棲息,包括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被列為瀕危物種的土沉香,以及屬「非常罕見」的長腹灰蝶。報告建議東涌西站建於地底,並以鑽挖機興建地底行車隧道連接東涌站。
為便利將來東涌17.5萬人口,並減少依賴道路交通車輛,政府打算把現有東涌綫延長約1.3公里,工程將增設東涌東站及東涌西站。港鐵呈交的環評報告指,曾考慮3個走線方案,其中「裕東路方案」要經過北大嶼山醫院,可避開具生態資源的馬灣涌,亦毋須收地,但可能對醫院構成潛在電磁干擾,以及可能超出醫院經地層傳送的震動限制,而且黃龍坑明渠亦要改道,故未獲接納。
「松仁路方案」走線雖然避開黃龍坑明渠、馬灣涌村,但該方案的東涌西站需設於北大嶼山醫院附近,未能覆蓋人口多的地方,被港鐵評為「並不吸引」。
工程避開所有紅樹林
最終,港鐵首選以「馬灣涌方案」來興建東涌站與東涌西站之間的走線,會途經馬灣涌村,而東涌西站設於逸東邨西面,車站的西面及北面需要收回部分私人用地。走線會用採用隧道鑽挖機來開挖隧道,經地底穿過小部分馬灣涌範圍,但避開所有紅樹林、泥灘、以及大部分馬灣涌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港鐵又建議於東涌東一帶設立新的東涌東中轉站。
環評研究又就首選走線進行生態調查,涵蓋走線周邊的14種生境地,內有多種具保育價值的物種,包括盧氏小樹蛙、土沉香及長腹灰蝶等,但估計以地底行車隧道方式來興建走線,並謹慎選擇地面施工的位置,對具保育價值物種只造成輕微影響。
料最快明年第二季動工
報告又顯示,施工範圍內有法定古蹟東涌炮台及東涌小炮台,以及兩處二級歷史建築,東涌侯王古廟及東涌天后廟,但料工程不會對建築文物造成直接影響。港鐵現時未有實地考古勘探東涌西站一帶。報告指,延線最快在2023年第二季動工,最快在2029年第四季完成。
港鐵呈交的環評報告中,打算採用在馬灣涌村北面經過走線。港鐵呈交的環評報告中,打算採用在馬灣涌村北面經過走線。
港鐵呈交的環評報告中,打算採用在馬灣涌村北面經過走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