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短視缺策肇禍 三地聯防遏疫
第5波疫情來勢洶洶,本港防疫控疫措施雖已一再加辣,卻仍是束手無策,確診個案迭飆新高,醫療體系更瀕臨「爆煲」,只是一個農曆新年假期,便由準備恢復「通關」的樂觀,急墮不排除「封城」的谷底,令人扼腕省思。畢竟,香港抗疫已逾兩年,有經驗有成績,更有標準作業流程,為何如今竟落得政策「離地」、準備不足、應變乏力、「自由Vs抗疫」的境況?責任在誰?出路在哪?
確診個案日增逾千、疫情遠未見頂、抗疫政策資源樽頸極限,再加上控疫準備不足、安排混亂,以及決策和執行亂象叢生,令公營醫療系統被極限加壓,控疫防線瀕臨崩潰,加上「反中亂港」者攛唆,挑動社會恐慌情緒,令防疫抗疫工作重回意識形態廝拚的窠臼。
必須說,直到第5波爆發前,疫情都在可控範圍,無論發病和死亡個案的數字相對偏低,即使是近日的大爆發亦談不上「瀕臨失控」;但同比其他「動態清零」地區,則肯定是非常失敗,特別是日增病例從兩位數字暴增到逾1,500宗,變種病毒亦從由外地輸入到全港散播且多是源頭不明,反映香港已被病毒擊敗。香港能否敗部復活?未來能否重新恢復社會凝聚互信、恢復對政府和體制的信任、恢復對未來前途的信心?
第一,防疫抗疫關乎國安民安,是對特區管治能力的重大考題,更是政府不能迴避的管治責任。面對病毒變種不斷,外來傳入的「破洞」未堵,特區政府絕不能心存僥倖,更不容瞻前顧後、左搖右擺,而應採取一切辦法,拿出具體措施,令市民看到、感受到政府防疫抗疫堵疫的決心、能力和擔當,果斷地以「維穩抗疫」的心態和全局觀念去重整指揮系統,加強統籌協調,改變自以為是和官僚化的治理作風。
抗疫失敗 難辭其咎
第二,面對惡劣現狀,政府需以保障市民健康安全為首要考慮,並要做到快、準、細,以及配套到位行先、各部門同步行動,再以前瞻視角去評估和布置,搶在病毒不斷擴散之前,而不是跟在疫爆「補鑊」之後,及早斷截傳播鏈,盡快遏抑疫情,拆除任何可能威脅民生福祉和全民健康安全的「未爆彈」。
第三,作為行政主導體制,面對抗疫失敗,政府難辭其咎,但簡單地完全歸責港府也不盡公平,社會各界也有責任,因所謂的「動態清零」與「與病毒共存」的爭拗,根本原因在於有人在「西方基因」的催動下,刻意借抗疫扭曲為中西制度與意識形態之爭。所謂一葉知秋,今次其實是一次政治大考驗,政府能否承擔「一國兩制」戰略轉型的重任?能否推動「一國」與「兩制」的互動共融同進?是更融入國家還是更遠離國家?
第四,中央多個部委與特區政府及粵深當局緊急開會,研究制訂支持香港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反映經此一「疫」,粵港深共融共進新時代正式啟動。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