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友誼雪花滿京 願世界更團結

如果要說本屆冬季奧運會一個關鍵詞,筆者會說是「更團結」。過去,奧運是比併國家實力和挑戰人類極限的舞台,奧運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但自2021年起,奧運格言加上了「更團結」,為奧運會增添了更崇高的積極意義。
在今屆北京冬奧開幕式中,已從當年2008年京奧的人海戰術氣勢後蛻變。據總導演張藝謀的解說,典禮和諧而浪漫,利用科技特效,做到人少而不空,還要合乎低碳主軸,更含蓄地表達中國元素,強調「我們的未來」更多於「我的故事」。
綠色環保 科技創新
其中的亮點,是在鳥巢的中央,AR雪花下落匯聚,一個含有所有參賽國家和地區名稱、長約15米的雪花形火種裝置緩緩升起,表現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雪花熠熠生輝,遨遊天際。
今次冬奧,處處體現了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的應用,令來訪國際友人不禁讚嘆稱奇。為了疫情防控和減少人流,奧運村處處見到機械人和自動化的設施。有人笑言,高科技的無人餐廳或許對運動員來說是十分危險,因為當中所提供的美食廣受好評,運動員可以大快朵頤而更容易心廣體胖。剛斬獲銀牌的美國選手馬里諾,談到自己在奧運村最愛的美食是餃子,還已吃了200多隻。
但雖如此,這次冬奧可以說是盛大而節約。我們不但實現了碳中和的目標,財政上只花費了15.6億美元,是近年花費最少的一屆,主因是大部分的場地是沿用了2008年京奧的場館,政府只出資不足一億美元翻新改裝。
而在疫情的陰霾下沒有門票收益,但在廣告贊助、轉播費方面,基本上已實現了盈利。盡現北京雙奧之城的效益優勢,加上龐大的市場效應,中國人的智慧又贏一仗。
或許,出於羨慕、妒忌和怨恨,美國等西方的造謠抹黑機器也沒有閒着,雞蛋裏挑骨頭不在話下,不停地將奧運會政治化。最無恥的是,一個在歷史上滅絕原住民的國家,竟厚着臉皮質疑我們,最後兩名火炬手之一為來自新疆的維族運動員迪妮格爾‧衣拉木江是「別有用心」的安排。
面對這類無的放矢甚至是歇斯底里的質疑,筆者只能引用國家隊金牌得主滑雪美少女谷愛凌所作的最佳示範,她在回應西媒記者挑釁式的提問時說:「體育一定是用來團結人類而不是分化我們的。如果有人不相信我的初衷,只說明他們沒有足夠的同理心去理解別人的善意,可能因為他們和我有不同的價值觀。如果有人不相信或不喜歡我,那麼這是他們的損失。他們也成不了奧運冠軍。」
事實上,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下,加上地球氣候危機,全球經濟欠缺動力,人類只能在更團結下,才能克服種種困難。西方霸權再多的心存歹念,也只會令該國人民萬劫不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