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專家離地

直至今天,香港社會對「動態清零」或「與病毒共存」仍有相當大的分歧和爭議,當中固然有政治因素,也是因為港府一直解釋不清,而且政策混亂,令人無所適從。其實,動態清零並非追求零感染,而是要求做到對病例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和有效救治,阻止疫情在社區傳播。這正是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香港人口密度高、長者人口比例高、醫療資源有限,還有不少人未接種疫苗,加上境外輸入病毒的風險等等,若選擇與病毒共存,疫情勢必徹底失控,後果不堪設想。歐美失敗例子就在眼前,香港沒有任何理由重蹈覆轍。
正如內地專家指出,動態清零絕不是不惜代價,而是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成果,香港應與時間賽跑。道理不難明白,偏偏有些人不願面對現實,港府又從來不好好解釋,可謂奇哉怪也。有人質疑港府不是真心做好動態清零的工作,反而相信歐美與病毒共存的做法。這種質疑並非無的放矢,港府許多做法根本就是「躺平」。例如所謂居家隔離,等於叫市民自生自滅,亦等於放任病毒傳播,與動態清零南轅北轍,這是負責任的做法嗎?
香港有些專家言行不一,自相矛盾,更是添煩添亂。袁國勇指本港人力資源已無法應對目前疫情,不反對全港「禁足」一段時間,但又指無法解決300萬個家庭送餐及支援的問題。這豈止是離地,簡直是製造恐慌,目前個別樓宇封檢已亂成一團,基層家庭手停口停,導致民怨沸騰,如果全港禁足,豈不是統統攬炒?專家到底知不知民間疾苦?
事實勝於雄辯,香港在疫情之下一片死寂,唯獨深圳灣口岸車水馬龍,連日出現大排長龍的奇景,大批港人扶老攜幼前往內地避疫,即使沒有預訂隔離酒店也嘗試闖關,可見許多人對港府防疫政策已失去信心。這也恰恰證明,內地堅持動態清零才是正確的選擇,才是對人民生命健康負責任的做法。香港要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就必須跟隨內地防疫政策,這是毋庸置疑的。
怕只怕,有些人包括港產官僚及專家壓根兒不想與內地通關,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他們一向崇洋媚外,很想跟隨西方那一套,但又不敢公然與中央唱反調,於是採取軟對抗,在「清零」與「共存」之間搖擺不定,導致疫情沒完沒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