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市建局研轉移地積比 重建八文樓方有機

韋志成介紹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結果。(甘銘添攝) 韋志成介紹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結果。(甘銘添攝)
韋志成介紹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結果。(甘銘添攝)
油旺變身大計 冀增3214單位
繼觀塘市中心重建之後,市區重建局另一大型重建項目油麻地及旺角即將推行,預料會率先推行佐敦「八文樓」項目。以地積比轉移方式落實重建,增加單位數目3,214個,令項目變得可行。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接受訪問時稱,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多年,去年終於與政府達成共識,雙方同意要拆牆鬆綁,盡快起步,執行細節則有待與政府進一步商討。他坦言:「油旺有3,000多幢舊樓,單靠市建局,無可能完成任務。」
加高樓宇 增公共休憩空間
韋志成指出,以「八文樓」為例,現有單位3,286個,因當年地積比率高達17.6,但受當前地積比率為9所限,重建反而要減少1,000個單位,而且需要動用600多億元,但市建局只得500多億元,根本不可行。於是提出地積比轉移方式,即是把附近未用盡的地積比,轉移到「接收地盤」,令比率提升到14.7,提供6,500個單位。他指建築物變高,但地面可以提供公共休憩空間。
整合街區 再分配地塊面積
市建局在油旺地區研究提出5個「發展節點」,除了「八文樓」,另外4個都會成為「接收地盤」以地積比轉移方式重建發展,分別是水渠道、亞皆老街、旺角街市、果欄。韋志成又說,舊區更新無可避免「落釘」的問題,今次油旺研究公開透明各「發展節點」,即使有人「落釘」,市建局都要去做。
除此之外,市建局又提出放寬彌敦道兩旁商業樓宇地積比,由12去到15,提供誘因吸引發展商重建。他指將由政府修改分區計劃大綱圖,最先可以落實。
另一招是整合街區,油旺有44%面積是道路,透過封閉道路,改作行人路或休憩用地,便可以分配樓面面積給各地塊。
而油旺研究有正、負、零方案,市建局最終採用正方案,增加發展密度,被質疑與政府2030+規劃擬降低密度,背道而馳。
韋志成解釋:「香港面對無錢無地,要啟動重建,先要採用正方案,到有財政儲備、土地儲備之後,才可以採用零,甚至負方案,接近2030+願景。」
「八文樓」擬以地積比轉移方式落實重建。(黃偉邦攝)「八文樓」擬以地積比轉移方式落實重建。(黃偉邦攝)
「八文樓」擬以地積比轉移方式落實重建。(黃偉邦攝)
「八文樓」擬重建為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模擬圖片)「八文樓」擬重建為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模擬圖片)
「八文樓」擬重建為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模擬圖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