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三問「與病毒共存」?

香港爆發第5波新冠疫情至今已逾一個月,港府推行抗疫措施仍漏洞多多,專家又言人人殊,市民無所適從,更有專家質疑「清零」不切實際,須考慮「與病毒共存」。筆者認為,香港是否改變目前做法,要先思考3個現實問題:是否願見大量體弱長者因染新冠重病而死?醫療系統有沒有承載大量患者的能力?兩地通關無望,市民願見?
第一,疫苗接種計劃去年2月底展開,截至目前仍有逾百萬市民未接種第一針疫苗,特別是有約50萬名70歲或以上長者未接種第一劑,倘若不幸感染,引發重症或死亡的機會比已接種的高出多倍。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警告,最壞情況是有一、兩萬名長者染疫死亡。「共存」背後所隱含的社會代價,就是許多未有打針的長者和體弱人士會死亡,這種情況是市民不願見到的。
第二,本港醫護人手嚴重短缺,公營醫療系統超出臨界點,專科服務輪候時間頗長,部分需求殷切的服務輪候時間更達3年之久,醫護人員疲於奔命。Omicron變種病毒勢不可擋,香港確診個案飆升,醫療系統沒有能力承載大量患者。
第三,市民經歷了第3個疫下農曆新年,受盡停業停工停課、圍封之苦,恢復通關的「九九十十」之論已無影無蹤。內地要求「動態清零」,香港改變策略會通關無望,社會不能接受。
可見今日香港並沒有條件談「與病毒共存」。其實暫無其他國家能做到如中國的抗疫工作,香港要打好這場抗疫戰,須有「戰時思維」,堅定配合「動態清零」策略,市民亦應盡快接種疫苗,互諒互讓,定能苦盡甘來,送牛迎虎,驅走瘟疫,讓一切復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