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激濁揚清:既應派錢亦應派消費券

香港社會近日就政府應派錢還是派電子消費券展開討論,有經濟學者認為應派發消費券,既可推動消費又有助推廣電子支付,但一般市民則認為應派錢,使用時沒有諸般限制,本欄則認為政府既應派錢亦應派消費券,既能利民亦能救市,而且谷針上腦的港官亦可藉此手段達到目的,被迫打針的市民則可因此稍消怒氣,惟有這樣才是官、商、民三贏的局面。
關於派錢、派消費券的款額,港府應參考以公帑注資國泰273億元那種豪爽作風,面對着真正急需援手的市民時,不應祭出「用公帑須謹慎行事」的擋箭牌。以市民、商戶受盡第5波疫情之苦來看,政府派錢、派消費券派太少連行政費也糟蹋掉,應各派不少於5,000元。若只派錢,難以避免市民把錢儲起,未能有效振興經濟;若只派消費券,按之前的經驗,沒錯可令市道復甦,但對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基層市民來說,又有未能對症下藥之虞。惟有既派錢又派消費券,方可讓市民解燃眉之急,又讓商戶不至於絕望至把生意結束,製造更多失業大軍。
一個政策倘能利民救市,又能收到邊際效益真是何樂而不為。眾所周知,疫苗通行證本月24日正式實施,消息指政府更欲將適用範圍擴展至入商場也要先打針,除非是自欺欺人的「疫苗萬能派」,否則每日的新增確診個案、接連的實驗研究、專家的鬼拍後尾枕,以及未打針染疫者早已出院等事實,早已揭示了打針與抗疫無必然關係。
港官要盲目谷針,替市民炮製生活上的諸多不便是硬招,以消費券利誘商場商戶認同禁止未打針者進入商場的新措施則是軟招,當在囚人士3月底前打一針可獲一日假,而要推動迄今一針未打的市民響應港官呼籲去做無腦無謂事,又豈能不提供誘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