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應再派錢
香港的疫情已近乎失控,即使現在可逐步控制,疫情衝擊本地經濟民生仍可以有幾個月時間。香港經濟在去年聖誕時似有復甦迹象,可因現時疫情情況,經濟又再逆轉,零售等各行各業受疫情打擊最大。正是黃台之瓜,何堪再摘。
春節後企業倒閉潮會很厲害,失業率又會再度回升,不少家庭耗盡積蓄,面對今後至少幾個月的蕭條,怎樣維生呢?整體香港還頗有儲備,這些陷入困境的家庭還屬少數,統計學上未必有大的影響。可這些家庭的苦況,不足為外人道,影響也不會僅只當前,而會是長期,尤其是對下一代的打擊,會是一生難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政府考慮採取逆周期財政政策對付經濟的不景氣。但若還是依照過往做法重企業(也即是資本家)多於勞工,也遠水救不了近火,作用便有限。或許最佳的方法,會是最簡單,便是再發放消費券。按成年人人頭計,金額便不應壓低,反而應有所提高。可定在一萬元,給社會一個沖喜,提振社會的信心,也用消費券來刺激市道民心。即使社會防疫限制增加,不會阻礙消費,容許使用期稍長,讓消費券的刺激延長一些,好讓市民在抗疫期有些安慰和喜悅。一萬元對有錢人和中產者不算驚喜,對中下層和失業者來說,卻是雪中送炭,至少可救短期的燃眉之急。派錢時間縮短,可在春節之前便開始!
財政司司長還可更進一步,給70歲以上的長者、12歲至17歲的青少年,按身份證派發現金津貼。每人3,000元,長者與青少年往往是香港貧窮社群中的主要成分。長者貧窮無依,這3,000元便會是難得的援助。中下層家庭百事哀,若青少年能有資金補貼,對他們的家亦有幫助。3,000元對中產階級不過是一兩頓飯的支出,對中下階層、貧窮長者,作用與意義重大。
香港積累下來的儲備,在國際上比較,屬於過度。來自社會,亦應回饋社會,尤其是社會弱勢社群。香港貧富懸殊巨大,貧窮者眾,而疫情打擊最大的也是弱勢社群。香港政府沒有愛心與魄力,不可能跟隨內地走共同富裕之路,至少在危機之時,多一點同情心,把社會積累的財富多分一點給弱勢社群。既起刺激經濟的作用,又顯示出對弱勢社群的照顧,不使他們在疫情中連受打擊。能否這樣做,可證明這個政府和任事的官員是否有愛心和責任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