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健寶庫:中醫月經周期療法之臨床應用

女性子宮內膜在每個月的消長變化,是產生月經的重要過程,從中醫的角度,這過程可用陰陽學說來理解。
中醫一般會把月經周期分為經後期、排卵期、經前期及月經期4個階段,並會根據女性身體的陰陽氣血變化,在每個時期採取相應的中藥治療,讓月經周期的變化順利發生,從而治療各種婦科病症,這療法稱為中醫月經周期療法。根據臨床經驗所得,療法最常用於治療不孕、崩漏、閉經、月經周期不規則或月經量異常等疾病。
以不孕症為例,當患者的月經完結後,即月經周期的第6至11天,中醫稱之為「陰長期」,這時期可以滋養腎陰、養血益精的中藥,促使子宮內膜修復及增厚,並提高卵子的質素。
至於排卵期,即月經周期的第12至16天,此時陰精充沛至極後化生陽氣,達致「重陰轉陽期」,在陽氣的推動下,卵泡排出卵子;在滋陰的治療原則下,此時稍加溫腎助陽的中藥,會有助卵子適時排出。
月經來潮之前,陽氣不斷增長,氣血旺盛,中醫稱之為「陽長期」,此時應用陰陽並補、益氣養血之法,穩定子宮內膜,為胚胎着床創造優良條件。
無論你正計劃懷孕,或者有月經不調的問題,都適合採用中醫月經周期療法來調理身體,請諮詢註冊中醫相關的合適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中醫藥學院助理講師
曾靜雯博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