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中國防疫
美國等歐美國家用犧牲弱勢社群的人命來達致群體免疫,中國用清零來保障國民的生命,二者反映出的社會道德水平大不相同,或許這便是東西文化的根本差別。不過,歐美群體免疫便可放任病毒輸出國外,中國則面對歐美病毒的攻擊了。中國豈不是弄巧成拙?是否也應倣效歐美,以群體免疫來對抗呢?
歐美的群體免疫未必可靠。國內還有不少未患病者,特別是青少年兒童,讓他們也染病來免疫還有一段時間,重病病死者將會不少。現時美國病死者80多萬人,多為老弱,反映老人抗病能力低,政府也蓄意放棄。要讓青少年兒童大部分染病,情況可能比老年人更惡劣,屆時美國病死的人數,便可能是80多萬人的倍數,保不住會是幾百萬人,病後的後遺症亦會在數以百萬計人中糾纏多年。而眾多青少年兒童染病死亡,美國社會出現恐慌,或出現各種理性和非理性的抗議動亂,更且病毒變種似無止境,對Delta與Omicron免疫,在新變種出現後,是否又可免疫呢?人類不同畜類,群體免疫未必可簡單重複畜類的效果。以少數犧牲來換取多數的免疫,若不能如願的話,少數便是白白犧牲,犧牲在反人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政策底下。
歐美要用染病方法來達成群體免疫,至少要有一、兩年時間,它們也不敢即時放寬所有的防疫手段,向外擴散病毒的能力與機會還屬有限,中國應可有相當的時間來進行防禦。
防禦一是封鎖,降低外來輸入的機會,在進口方面嚴加限制。中國為防疫已大減自俄羅斯進口凍藏海產,亦應對歐美乃至其他國家減少進口,寧可損失。但如能源、煤炭等不易附加病毒,進口無礙。內外循環加強的是內循環和出口,不是消費品的進口。二是加快研製新疫苗與治疫藥物,應對病毒的變種。中國內地本大有成效,今次只是防守一時放鬆,輸入有機可乘。今後輸入壓力仍大,對抗疫情,最終還是依賴疫苗和藥物。要保持當初防疫的嚴厲和緊迫,更不能受外國影響,採與疫共存方法。
防禦的方法實際是清楚明白,沒有花巧的捷徑,關鍵是政府與社會的決心。中國可恃的是待疫情惡化,美國等群體免疫帶來嚴重的社會與政府矛盾,它們也可能被迫改與中國合作採全球清零方向的治理,且看誰堅持更久、努力更大。
香港的出路便是與內地聯防聯治。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