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抗胃癌中西合璧助減不適

張琛認為中西醫合璧,使病人治療期維持正常生活。(陳曉雋攝) 張琛認為中西醫合璧,使病人治療期維持正常生活。(陳曉雋攝)
張琛認為中西醫合璧,使病人治療期維持正常生活。(陳曉雋攝)
中醫着重保護機能 撐過化療
經常胃痛的你可曾想到已患上胃癌?根據醫院管理局數據,前年有超過1,300人確診患上胃癌,亦有近700人因而離世。註冊中醫師張琛表示,港人經常飲食不定時,又較多愛吃煎炸生冷食物,胃癌風險不容忽視。她續指,胃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令病人錯過治病的良機,但認為確診後仍可透過中西方式治病外,亦能維持生活質素。
7成源於飲食 3成基因
張琛表示,中醫認為癌症是由「毒素」積聚導致,人體一旦正氣虛弱,免疫力下降,臟腑功能失調,便較易患上癌症。醫師一般會觀察求診者有否「濕熱毒」,以推斷患癌的可能性。張續指,胃癌的成因是「7成飲食3成基因」,偏食、食無定時、飲食不清潔均會損害胃部,若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或家族有消化道癌病紀錄,患胃癌的風險亦會增加。
胃癌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不少患者只當成胃部不適而掉以輕心,延誤診治,因此大部分患者出現嘔吐見血等嚴重症狀才察覺患病,病情已到達中晚期。惟有患者未必出現以上症狀。張分享指,一名喜歡吃海鮮的50多歲女士雖未有嚴重胃痛等一般症狀,但大腿等多處的皮膚現紅斑,並且痕癢及痛楚。患者初時以為紅斑與濕疹等皮膚病有關,僅向皮膚科醫生求診,但情況未有改善且雙腿逐漸腫脹,遂向張琛求診。張懷疑紅斑由其他器官問題所致,並建議病人作全身檢查。患者終在照胃鏡時發現有一顆細如紅棗的腫瘤。張認為,胃部癌細胞已擴散,使雙腳紅腫,形容是「胃癌皮膚轉移」。
飲食不定時 風險勿忽視
張琛表示,該女患者正進行中西治療,除服用中藥外,亦獲安排藥材浸浴,望提升治療效用、紓緩化療的副作用,例如白血球減少,令患者維持正常生活。她解釋,中醫着重保護機能,配合西醫療法,主力做「防守」的角色,「扶正祛邪」,令患者能夠完成化療,並且在化療後協助病人調理身體。張又指,中醫以排毒、保護器官、改善免疫細胞為主,藥理與西式療法有異,能同時進行。她補充指,一般會提醒病人在化療的前後兩天避免服用中藥,以免與化療有衝突。
「預防勝於治療」。張琛提醒市民,切勿隨便更改飲食習慣,又推介一款黃芪黨參湯,加入姬松茸、淮山、白朮等材料,有助提升脾胃健康。記者陳曉雋
中晚期胃癌患者出現嘔吐見血症狀。中晚期胃癌患者出現嘔吐見血症狀。
中晚期胃癌患者出現嘔吐見血症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