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荔枝窩故事館昨日開幕 山歌唱出客家 文化 情懷

在昨日揭幕禮的會場外,有抗議發展荔枝窩村的標語。(李志湧攝) 在昨日揭幕禮的會場外,有抗議發展荔枝窩村的標語。(李志湧攝)
在昨日揭幕禮的會場外,有抗議發展荔枝窩村的標語。(李志湧攝)
【本報訊】聖誕假期間市民除了到商場消費外,也可以選擇到鄉郊親親大自然,了解本地傳統文化。位於新界東北的華懋荔枝窩故事館昨日啟幕,以「慶春約」7村,80多名村民的口述歷史及捐贈的「家傳之寶」為基礎,帶遊客體會慶春約的傳統客家文化及生活。遊客更能欣賞村民親自演繹客家山歌,亦能了解客家婚嫁文化及傳統醫術。
故事館設於荔枝窩村客家房屋內,故事館分為兩層,設有四大主題。故事館一樓有以客家山歌為主題的展覽,展板介紹客家人能將所見所聞,即興創作成山歌。「有風駛船唔怕暗,好命置家唔怕遲,」不少山歌與這首歌一樣,講述客家人的生活,「等得三年抱兩子,六年手抱四孩兒,」歌曲或許是表達長輩對後代的寄望,亦暗藏客家人傳統。
山歌當然不少得情歌,「阿哥有情妹有情,兩人牽手去拜神」,或許以前談戀愛也需神靈允許。參觀者除了可看到歌詞,更加能夠聽到村民演繹的21首山歌,感受客家人的鄉土情懷。
戀情已滿,便是談婚論嫁,展覽設有傳統婚嫁的主題。昔日50年代前,在慶春約村民的婚姻大事,也離不開「盲婚啞嫁」及媒人介紹,對象普遍來自鄰近鄉村,其後「自由戀愛」漸漸成為主流。展覽介紹婚嫁7大過程,包括客家人過大禮又稱「下茶」,「種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不復生」,象徵女性受茶禮後便要信守不渝。
有標語抗議發展成民宿
故事館亦介紹客家人傳統醫術。客家人善用草藥治療輕微病症,例如在清明節採摘10多種青草,包括油甘子葉等,以紓緩熱氣頭暈等症狀。參觀者可參閱客家人治病的藥方及穴位圖,進一步了解傳統治病的智慧。
參與山歌演繹的黃伯回顧,昔日的生活窮苦,令很多人移民英國,使村落日漸褪色,幸近年得到官商支持,發展旅遊事業,令荔枝窩村更為人所認識。在揭幕禮會場外,有標語抗議發展荔枝窩村成為民宿。12年前從英國回流的村民曾先生,則認同村落現時的發展,指各村民可按個人意願發展。他續稱,自己與其兄租出村屋,供鄉郊基金發展民宿20年,不認為發展會分薄其他村民的資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