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警破鯉魚門毒案 檢值8.4億K仔 史上最大宗

張楚健(左起)、吳頴詩和葉秀蘭交代案情。(馬竟峯攝) 張楚健(左起)、吳頴詩和葉秀蘭交代案情。(馬竟峯攝)
張楚健(左起)、吳頴詩和葉秀蘭交代案情。(馬竟峯攝)
聖誕新年需求增 碼頭卸貨拘4人
疫情影響全球,連帶改變販毒集團運作模式,改以大型貨運「一炮過」運送更多毒品,甚至趁聖誕新年加緊入貨應市,令各類毒案數字「屢創新高」。有不法分子近日選中鯉魚門進行大規模販毒活動,惟消息早被警方毒品調查科掌握,上周五聯同飛虎隊及水警採取行動,趁運毒快艇靠岸上貨時出擊,一舉起獲總市值高達8.4億元的懷疑氯胺酮(K仔),打破有史以來最大宗K仔毒案紀錄,並以涉嫌「販毒」拘捕4人。警方強調,縱然販毒集團「愈挫愈運」,警方亦會相應加大打擊力度,將毒梟趕上絕路。
毒品調查科早前接獲線報,得悉聖誕期間會有販毒集團於鯉魚門進行大宗交易,經縝密調查後,因應販毒手法、毒品量及行動複雜性作出部署,並召來飛虎隊及水警相助,合力展開上周五的聯合行動。警方當日清晨埋伏靜候,發現3輛可疑車輛在鯉魚門一帶反覆徘徊,集團成員顯然極為警覺,對現場環境瞭如指掌。至早上約8時,其中一輛私家車在三家村碼頭附近停駐觀察,另外一輛5.5噸密斗貨車及客貨車則靠岸停泊,一艘快艇似有默契地駛近後,有人旋即將艇上的可疑麻袋搬上貨車。
數量超出今年首11個月總和
探員見機一擁而上,對方見狀四散慌逃,其中1人跳海而遁,尚未游遠便由探員截獲救起,與岸上3名同夥一併落網。快艇上人員見情況不妙,匆匆將餘下麻袋亂拋落海,減重加速朝石澳方向逃去無蹤。警方其後從海面及貨車上起獲48個麻袋,證實內藏共重1,266公斤、市值約8.4億元的懷疑K仔,屬同類毒品案有紀錄以來最多,數量甚至超出今年首11個月的K仔檢獲總量。
被捕包括南亞兵 兩人今提堂
毒品調查科(行動)署理警司張楚健表示,被捕人士包括3名本地男子及一名印度漢(32至47歲),部分有黑幫背景,各報稱無業、運輸工人及司機,現正被扣查,其中兩名分別34歲及32歲本地男子已被暫控合共一項「販毒」罪,案件今日上午在觀塘法院提堂。警方會繼續循販毒集團背景、運輸途徑、銷售渠道等多方向追查,暫不排除有多於一個集團涉案,隨調查進展或有更多人被捕。
該科(行動)總督察葉秀蘭稱,集團利用快艇將毒品運抵岸邊,毒品很大機會由境外輸入。依照往例,不法分子會使用漁船或遠洋船載送毒品至本港對出水域,再由快艇偷運登岸,根據現階段線索,案中毒品可能來自巴基斯坦。
葉續指,涉案集團相當熟悉海上交通,兼且分工精細,會安排大量人手「睇水」監察,務求與岸上同夥「無縫交接」;陸上成員為掩人耳目,亦利用租車減低被追查風險,案中兩輛涉案車輛正屬此例。
警方相信行動已堵截大批毒品流入本地市場,毒品調查科總警司吳頴詩指受疫情影響,近日的販毒模式由螞蟻搬家轉至大型貨運,甚至採用走私途徑,警方會持續以情報主導作出打擊,除視案件需要調配不同單位合作外,亦會與本地、內地及海外執法機關保持緊密聯繫,適時調查及採取聯合行動,以掃蕩跨境及本地任何販毒活動。
販毒集團在三家村碼頭裝卸毒品。販毒集團在三家村碼頭裝卸毒品。
販毒集團在三家村碼頭裝卸毒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