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通關優次如何定 三十萬人爭配額

通關必備的「港康碼」上周五開放予市民申請,截至昨日中午已有逾25.5萬人登記,到昨晚9時更衝破30萬大關,顯見市民對北上需求極之殷切。然而急驚風遇着慢郎中,港府至今仍未就通關敲定日期,每日究竟有若干配額也是語焉不詳,遑論如何釐定通關人選優次。
對於全城關注的通關事宜,特首林鄭月娥只在上周透露商務及公務人士會成為優先豁免群組,同時會為有「迫切需要」者申請通關配額,除此以外,再無披露其他細節。當局其後「放風」指,除了商務及公務人士外,亦擬有恩恤安排,容許市民申請回內地處理白事,但必須提供文件證明,而且通關初期每日配額料1,000個。本報則接獲權威消息,指通關初期名額每日最多可達10,000人,但相較數十萬人申請「港康碼」準備北上,10,000個配額仍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更有甚者,當局會否設立通關輪候冊、列明怎樣排列優先次序,以及有沒有通關計分制等,至今依然欠缺交代。
誠然,新冠疫情目前仍在全球擴散,內地捱過了最艱難時期,靠的是極度嚴謹的防疫政策,反觀香港一直「佛系抗疫」,直到中央不滿,港府才肯改弦更張,好不容易出現兩個月本地零確診。惟外防輸入仍然漏洞百出,目前已錄得5宗Omicron變種病毒輸入個案,稍一不慎隨時禍及內地,因此由小及大地有序通關,市民十分理解。然而不患寡而患不均,配額多少還是其次,最重要是公平分配,林鄭揚言絕大部分配額留給原本已享有豁免檢疫特權的公商務群組,對於近兩年未見一面的中港家庭竟隻字不提,跨境學童同樣被遺忘,甚至連有白事的市民也是「可能獲得恩恤」而已,這顯然背離公平原則。
更何況,就算將配額留給商務人士,他們一樣不清楚爭取配額的準則。商界代表直言,儘管林鄭表示有關局長已接觸商界商討通關配額,實際上至今未接獲港府聯絡,也不知配額如何分配,反映港府對通關沒有全盤計劃,往往講完就算,連商界也一頭霧水。
事實擺在眼前,即使港官開口「中港通關是頭等大事」,閉口「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實至今仍是踢一踢動一動,一副「皇帝唔急太監急」的態度,最苦則是急於北上的普羅市民。疫情前每日往返中港人士數以十萬計,現在就算實施「小通關」,人數仍不及過去的數十萬分之一,何時才能完全滿足北上需求真是天曉得。港府重商輕民一貫如此,市民本來也見怪不怪,但封關近兩年是中港前所未見的事,港府側重商界的同時,對急於團聚的中港家庭不屑一顧,這是無論如何說不通的。
由此可見,實行通關計分制,設立通關輪候冊,列明排列優先次序,讓市民有據可考,總勝過關上門與商界自行協商。中港通關若處理得宜,必能為港府民望加分,反之,一味黑箱作業,毫不透明,隨時只會激化民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