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內地緣何掀起糧食反腐風暴
自中共十八大以來,重拳反腐雖說是全面出擊,但不同時段、不同區域往往有其重中之重,比如先是聚焦石油反腐、金融反腐,近兩年又特別針對政法系統集中整風。產煤大省山西在塌方式腐敗後掀起煤炭反腐,緊接着內蒙古也在煤炭領域進行了「倒查20年」清算舊帳。最近,聲勢浩大的反腐風暴吹向了糧食領域。
從中紀委到各省、市、縣紀委,查處的糧食腐敗案件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上到國家糧食局、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的高官,下到各省糧食局、糧食公司,直到最基層的糧庫、糧食管理所,其腐敗面涉及之大,絲毫不亞於石油、煤炭等行業。因為油、煤畢竟只是少數地方的礦藏,而糧食則是任何地方都不可或缺的。僅以被查處的廳局級以上官員為例,有國家糧食局執法督查局局長趙文先;有中儲糧集團購銷計劃部部長董春平、湖南分公司副總經理張重咏;有省級地方糧食局局長,如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胡東勝、山西省糧食局局長楊隨亭;有省級糧食公司一把手,如吉林糧食集團董事長孟祥久、重慶糧食集團董事長王銀峰等。
從這些案件也可看出內地糧食領域管理體制的複雜性。按照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劃分,中央設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並在各省設分局、分公司;而各省也有自己的糧食局、糧食集團,分別管理中央戰略儲備糧以及各省自己的糧食物資。由於糧食儲備的特殊性,屬於國家壟斷,其採購、儲備、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掌握在這些糧食部門手中,外界無從得知。
靠糧吃糧 監守自盜
面對巨大的尋租機會和利益誘惑,各個環節通同分肥,雁過拔毛,所謂的內部監督形同虛設,靠糧吃糧、監守自盜成為行業潛規則,或是虛報糧食數量騙取財政資金,或是以次充好、套取差價,或是截留糧款、中飽私囊。由於訊息不公開、不透明,辛苦種糧的農民,對於糧食收購毫無話語權,卻養肥了一大批埋沒「糧心」的碩鼠。
糧食是特殊的戰略物資,無糧不穩,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國家安全的基石。領導人近年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儘管糧食連年增產,但中國的糧食產需仍是一種「緊平衡」關係,人口、耕地、水資源、生態環境等因素對糧食形成剛性約束。與此同時,國際形勢風雲變幻,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加強糧食自主的現實緊迫性也愈加凸顯。
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掀起糧食反腐,就不難理解了。這既是整頓吏治,更是為保護糧食安全。中紀委嚴令須「從嚴從快」查辦糧食腐敗案件,就是為了提高震懾力。但問題的根源,仍在於糧食購銷的高度壟斷、權力過大、缺乏有效的制約監督。這就不是一場風暴所能解決的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