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自食其果
民調顯示,美國總統拜登的民望近日再創新低,原因不在於拜登又在公開場合講錯說話或閉目養神,也跟中國、俄羅斯、伊朗或阿富汗問題無關,而是在於國內的高通脹問題。美國10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升幅高達6.2%,創近30年來新高,加上供應鏈持續緊張,許多一向酷愛消費的美國人,在臨近聖誕時節買不起或買不到心頭好,自然會遷怒政府,不滿拜登及其所屬的民主黨。
美國通脹高企的成因很多,正面的看是當地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上升,疫情開始減退,各項防疫抗疫措施陸續放寬,帶動經濟逐步恢復,市民消費增加;但由於全球多個地區的疫情反彈,影響生產及令運費大增;再加上國際燃油及原材料價格上揚,在供求失衡下,不論本土生產或是海外進口貨品都紛紛漲價。
除了上述拜登政府難以控制的理由,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最近多次在公開場合,主動提及另一個通脹升溫的原因,就是美國向大量中國貨品施加的進口限制和懲罰性關稅。加徵關稅只會對個別本土行業或企業有利,長遠會導致物價上漲及消費者受害,這是經濟學的入門道理,美國現在自食其果,做過聯儲局主席、深明通脹問題的耶倫怎會不知?
然而知易行難,雖中美貿易戰是由前任總統特朗普發動,但拜登亦不想太快便與中國修好,以免予人外交軟弱及背棄民主自由的形象,因此只能透過手下耶倫來放放風,提議中美兩國一同降低關稅。中國雖也面對通脹問題,但情況未如美國那般嚴重,而且中央政府亦早就做好準備,利用收緊信貸等措施來控制通脹,又透過發展「內循環」經濟來抗衡貿易制裁,暫無迫切性要迎合美國互相大減關稅。
耶倫與許多當地的經濟財金專家,亦深知可通過加息、收緊信貸及減少發債等手段來壓抑通脹,但政治上這可能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因此拜登政府惟有拖得就拖,任由通脹與信貸泡沫不斷惡化,並慣性地將自身的問題和責任,全都推卸給疫情、外國和特朗普。
雪上加霜的是,拜登近日還歡天喜地的,簽訂幾經辛苦才獲國會通過的萬億美元基建法案。大量和大規模的基建工程,本身已會刺激通脹,更大問題是美國政府根本沒有錢,只能透過進一步發債印銀紙來找數,通脹又豈能不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