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官民互不信任 強推求誰安心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依賴相互信任來維持,一旦失信,縱然親密如情侶家人,彼此關係也會產生裂縫,難以修補。血親如是,何況是政府與民眾。近年香港社會持續動盪不安,政府與民眾漸行漸遠,且不說民心背離,港府近日多項政策頗有倒行逆施的意味,例如強制市民使用「安心出行」,目的到底是讓誰安心,港府是否已對民眾失去信任?
「治亂世用重典」是法家思想,當中不無道理,但嚴刑峻法加諸於民,並非必有成效;所謂物極必反,在歷史上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因時制宜,軟硬兼施。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港府倣效內地推出「安心出行」程式,用於管理民眾出行,可發出染疫警告。推動民眾安裝有關程式,應當始於民眾對疫情的擔憂而非對刑罰的畏懼,否則民怨將轉向執法者而非病毒。在疫情最嚴峻之際,港府未見大力推動民眾安裝「安心出行」,反而在疫情稍歇強制推動,表面上是循序漸進,為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作準備,實則已失「天時」。
再者,市民普遍期望「安心出行」有助推動恢復通關,甚至與內地的「健康碼」能互聯互通,惟通關一事至今仍只聞樓梯響,加上「安心出行」也未能達到全面放寬防疫措施的目的,此乃失「地利」。更甚者,港府強推「安心出行」後,輿論反彈激烈,弱勢社群根本沒有智能手機,當局卻一刀切,未見人性化處理,甚至鬧出「要證明嬰兒未滿12歲」等荒誕笑話,使民眾嘩然;港府未平息民憤,又欲進一步加強措施,嚴重失卻「人和」。
一意孤行 怨聲載道
抗疫講求市民自律,防疫措施更多的是用於改變民眾的生活習慣,作為「指引」引導民眾如何配合。然而港府反其道而行,圖以刑罰作為威嚇,由帶領民眾前進變成「強行軍」,有人脫隊,怨聲載道,實在所難免。港府的一意孤行,正正反映現時香港將帥不和,政府對民眾徹底失去信任,惟過度強硬的方針又會激發民怨,最終導致惡性循環。
官民之間的裂縫,甚至可稱為鴻溝,非一朝一夕可作修補。縱然泛民退場,港府如今施政從另一種意義來說,同樣舉步維艱,但並非沒有解決方法。港人重情重義,也重視自身利益,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民眾假如能從港府施政中得益,當可一笑泯恩仇。惡如港英政府高壓統治,末年才推動民生福利,耗盡公帑實施「玫瑰園計劃」,仍可使部分人忘卻港人曾經的艱辛,甘為港英餘毒。
惜港府至今依然政治掛帥,視民困如無睹,市民上樓無望,公屋難候,只能捱貴租住劏房,不談娛樂低頭工作,仍難維持生計。兩電再度加價,市民百上加斤,猶如為民憤火上添油。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港府如只能在盛世中惠民,亂世卻用重典,相信民望只會如江河奔流,一瀉千里。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