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傳媒管控收緊 記者行業凋零

11月8日和9日,在內地分別是「記者節」和「消防日」。前些年,有句俗語叫「防火防盜防記者」。儘管一直受到嚴格管控,但那時深度調查記者的暗訪揭醜,還是很令地方官有所忌憚的。如今,調查記者這一行當幾乎消失殆盡,每逢「記者節」,許多人感慨「記者劫」,祭奠已經粉碎的新聞理想。就拿央視的《焦點訪談》來說,當年以調查報道聞名全國,聲譽遠在《新聞聯播》之上。如今,該欄目已徹底淪為好人好事的表揚窗口,吹捧迎合上層而已。
君不見,前不久官方約談內地4間收視率最高的省級電視台,要求整頓娛樂化過度的問題,必須「堅持政治家辦台」,「弘揚核心價值觀」。娛樂尚且有罪,曝光黑幕、揭露醜惡、批判現實的調查新聞,更是罪無可逭了。媒體的唯一出路就是粉飾太平、歌頌盛世。對現實稍有微詞,動輒就被扣上「美狗日雜」、「遞刀子」、「尋釁滋事」等罪名。這當然不光是記者的「專項待遇」,而是「普遍福利」,作家方方、醫生張文宏都因對新冠疫情有獨立判斷而遭受巨大網絡暴力。當理想和正義被視為異端,以此為前提的記者職業被閹割屠宰,就成為必然。《焦點訪談》等早已失焦或閉眼,剩下的是各類譁眾取寵、耍寶賣萌的標題黨、正能量,媒體喪失了獨立調查能力,迎來了通稿時代,沒有讓人不舒服的蜂刺,只有香甜醉人的蜂蜜。
在現實中碰得頭破血流之後,很多人無奈明哲保身,更有人賣身投靠,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如今不少記者無奈轉行。內地官場有所謂的「三公」,還分為台上和台下兩套,官員們在台上高喊着公開、公正、公平的口號,台下則過着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公費旅遊的生活。記者們以前以公開、公正、公平為理想,如今慘淡現實中轉型也有「三公」,即公關、公知、公號。
「公關」就是去到大公司的公關部門,利用積累的人脈,為資本打工;「公知」則是還不能完全放下社會公義情懷,還想繼續對公共事件發聲,一時還難改指點江山的「迂腐」,只不過媒體已非久居之地;而「公號」就是自己做自媒體公號,小本經營,餬口而已。總而言之,「活下去」才是首要。
西方將媒體作為是第四權力,但在集中統一領導的大環境裏,只有一種絕對權力,連「三權分立」都被當成西方的洪水猛獸要求加以自覺抵制、堅決批判,又何來甚麼第四權力呢?哪有甚麼「無冕之王」,只有「新聞民工」罷了。
諱疾忌醫 社會悲哀
媒體的衰落,是一個社會的悲哀。缺失了媒體的輿論監督,堵塞了公民意見的媒介表達,整個社會的糾錯成本無疑將大大提升。所謂「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如果像蔡桓公那樣諱疾忌醫,連病都不讓說,自以為把膿包封在肌體裏就能長生不老,實則是自斷脊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