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老有所醫:養生:由站樁開始 (下)

上篇介紹過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在他的著作《站樁漫談》中說:「養生樁是內在鍛煉的一種功夫,是一種養生健身之術……因為它的姿勢動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組織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級中樞神經得到充分的休息與調整,一方面使機體得到適宜的鍛煉,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
在上篇我跟大家談過,練習站樁的首要重點,是對姿勢的要求。今天我再跟大家介紹第二個重點,王先生強調,練習站樁之同時,其實要練習「養靜」和「獨立守神」。練習站樁時,必須是要「心安神定……摒除雜念」,這正與《黃帝內經》所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意思相呼應,中醫主張心無旁騖,不事外求,寧靜致遠,不妄作勞,便可以保養真氣和調適精神情志;而站樁要求的「清虛」、「虛靈獨存」、「不許有幻想」,亦正好等於中醫養生要求的「恬淡虛無」的精神狀態。
莊子有云:「靜然可以補病」,意思是心靜可以調養疾病;道教《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意指人在靜的時間可以與天地能量相呼應。發展到今天,許多科學家亦已證明靜坐或冥想是可以治療很多慢性疾病。總的來說,上述各家學說都呼籲透過心靜進行內觀,意即自我檢討和反省,當去除了多餘的欲望和負面思想之後,便可回歸淡薄自然、從而達到修正人心之目標。
留意呼吸自然勻整
同時,站樁時要留心自己的呼吸是否自然勻整。《黃帝內經》說:「氣以充身」;莊子說:「吸氣以養精」,均指出呼吸在練功時的重要性。因為呼吸除可增加人體的肺活量之外,還可帶動其他臟腑運作提升,例如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等,並將身體中的代謝廢物帶走,若有痛症亦可藉此得到紓緩和改善。因篇幅所限,請恕未能再進一步深入介紹。總括來說,練習站樁既可防病又可養生,任何年紀都適合練習,在此向長者們極力推介。註冊中醫師馮曼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