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兩電飛擒大咬 港府助紂為虐

欲加之價,何患無詞。在疫情仍未消退,經濟隱憂重重之際,兩電懶理民生維艱,宣布大幅調高明年電費,中電加價5.8%,港燈更加7%,分別創9年及16年來新高,令人咋舌。儘管兩電強調國際燃料價格上漲,擺出加價是無可奈何之舉,但實際上「賺到盡」死性不改,港府甚至化身兩電代言人,大吹特吹現時電費已很相宜,無意延續補貼電費計劃,更以環保理由壓向市民,全面配合兩電向市民開刀!
大幅加價 拒延補貼
兩電指出,來年基本電價凍結,但因應國際燃料價格上漲,需調高電價中反映發電燃料成本變動的燃料調整費,重申燃料成本用實報實銷形式向客戶收取,從中沒有賺取利潤,擺出仁至義盡狀;又指已動用「電費穩定基金」盡力減低加幅,但說來說去仍是要大幅加價。中電基本電價維持93.7仙,燃料費加10.5仙至38.6仙,扣除回扣,每度電是128.9仙。港燈基本電價維持109仙,燃料費就加9.9仙至27.3仙,扣除回扣,淨電價加至每度電135.3仙。以3人家庭每月平均275元電費為例,估算來年每月需多付20至24元。
眾所周知,政府現時提供兩項電費補貼及紓緩計劃,分別為住宅用戶的電費補貼計劃和電費紓緩計劃,前者於今年6月起,提供最多1,000元補貼,分12個月發放,將在明年中結束。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明,暫沒有新計劃向市民提供更多電費補貼,意味一旦補貼完結,住戶實際需支付的電費加幅,將高於明年電費調整幅度。而所謂三口之家平均只加電費廿多元亦只是樂觀估算,事實是香港天氣一年比一年熱,用電量一年比一年高,許多三口之家的電費遠超港府和兩電所舉的例子。
一方面政府拒絕繼續補貼,另一方面兩電磨刀霍霍向市民,最苦的當然是基層。難為高官對此毫無感覺,還振振有詞指香港供電穩定,每度電淨電價1.3元亦較全球大城市為低,其他地方的電費加幅是雙位數字,香港只是單位數字,認為「得來不易」,言下之意即是叫市民知足。末了更搬出「減排」、「減碳」等「高大上」環保目標,要求市民為環保付出代價,好一副訓斥口脗。誠然,環保人人樂見,使用潔淨能源亦是全球大勢所趨,不用局長教訓市民也能了解。但問題是,全球疫情仍然未許樂觀,本港經濟陰晴不定,許多基層仍然失業,港府此時任由兩電飛擒大咬,可有想過劏房戶等基層之苦?又可有想過百廢待興,兩電還要增加商界經營成本,最終羊毛出自羊身上,加幅還不是由消費者承受?
與民為敵 激化民怨
現時本港電力市場受《管制計劃協議》規管,儘管港府於2017年與兩電達成協議,准許回報率由9.99%下調至8%,為期15年,但事實證明下調准許回報並不等於電費也能下調,情況恰好相反;更何況兩電在香港做獨市生意,毫無競爭,壟斷下仍能准許8%回報率,堪稱暴利。兩電昨日拒評是否「賺盡」8%回報率,但答案不言自明。作為私營企業,「賺到盡」是向股東負責任之舉,惟電力供應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是公用事業,與經濟民生息息相關,港府一直放任兩電予取予求,何異於與民為敵,助紂為虐?
尤其兩電動輒高舉已動用「電費穩定基金」壓縮加幅為藉口,但事實上,「電費穩定基金」並非兩電施捨給市民的,而是用作儲存電力公司高於准許回報的收入淨額,意即該基金本為市民過往在兩電准許回報外多付的款項,兩電不過透過調撥基金壓低電費加幅而已,來來去去都是市民自己的錢。而且隨着基金款項不斷減少,這種做法客觀只是推遲加價,實際加價壓力並無減少;加上整體能源組合要轉型配合碳中和時代,除了要更換天然氣發電機,國際燃料價貴亦令燃料費不斷增加,未來數年電費只會節節上升,環保團體更料加幅可達雙位數字,在經濟不景氣下,市民生活百上加斤,豈一個慘字了得!
官僚臥聽蕭蕭竹,不知民間疾苦聲。港府高官坐享世界級高薪厚祿,食米不知米貴,用電不知電貴,電費加價對他們當然毫無影響,但對基層以至商戶來說,這筆電費絕對不是小數目,港府對兩電放任自流,還美其名曰「已經在合理價格和供電安全可靠等之間作出平衡」,完全不恤民間疾苦,只會激化民怨。其實,作出平衡是假,弱勢政府無力規管兩電才是真。說到底,政府並非無計可施,最直接方法就是降低未來兩電的准許回報率,更應積極研究開放本地電網,就電力市場引入競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