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兩地通關有時 防疫必須從嚴
新冠疫情至今仍未完全消散,西方國家恃着較高的疫苗接種率,奉行與病毒共存政策,陸續開放邊境。時值進入流感高峰期,人流增多,加上病毒不斷變種,到底後果如何,有待觀察。這邊廂,中國繼續嚴格執行「清零」防疫政策,最新消息指中港兩地正積極研究推出有序恢復兩地通關。
無可否認,兩地經貿往來頻繁,不少港人兩地營商、工作,動輒兩、三周的強制及居家檢測,令往來大受影響。失去南來的內地客,本地旅遊及零售業一蹶不振,僥倖能存者亦只是吊鹽水,期望能拖到疫情完結。近季不少本地上市企業公布的業績顯示,在政府保就業資助停止後,業績頓時大走樣。至於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措施,年底將完成發放最後一批,明年首季的春節前消費市道不無挑戰。此時兩地政府謀劃有序恢復通關的可能性,時間上的考慮並非無因。
疫情擴散 不堪設想
據講,是次兩地研究通關,在地區方面,擬先從鄰近的廣東省作為試點;在對象方面,首批會商務客優先,且每天有一定的配額。站在防疫角度,先滿足商務需要,再看情況研究應付其他如娛樂消閒的需求,都是合情理的安排。事實上,兩地通關,大前提是要確保通關措施不會有甩漏,否則一旦人流放寬後疫情惡化,那與通關背後欲提振經貿的原意便相違背。
要確保在有效控制疫情下實施通關措施,因應突發情況實施的應急配套乃必備方案。通關初期若設下類似股市的「熔斷」機制,例如若錄得一宗本地確診個案,通關機制將即時叫停,此舉看似嚴苛,實際卻是保障兩地防疫工作的必要措施,否則任何一方甚至雙方疫情擴散,後果都難以想像。
有別於香港有內地市場護蔭,同屬外向型經濟的新加坡,抗疫只有靠自己。該國選擇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上月起已恢復跟10個國家免檢疫通關,主要是歐美地區,旅客只要已注射疫苗,而在離境前和到達後檢測兩次,即可入境新加坡。可本月以來,新加坡平均每天新增超過3,000宗確診病例,大部分屬社區感染。如此開放邊境,變相下一個大賭注,一旦確診人數持續上升,醫療體系負荷失控,最終要以收緊防疫應對,振興經濟不成,反再度重創經濟。
中港通關乃早晚的事,考慮到經濟需要,研究有序實施通關試點,確是可行,但就必須重申,大前提是要確保嚴謹防控疫情,不能出任何亂子。畢竟如今內地正就科技與內房等各重點行業進行整改,經濟增長本已在放慢速度,加上明年2月舉辦冬季奧運會,任何通關措施必須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進行,確保經濟運行穩定。港府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做好防疫措施,守好龍門之餘,亦宜加快着手研究設立與內地互認共通的健康碼,既減少通關的阻力,也可在疫情持續穩定後,率先尋求擴大通關的範圍,為疫後區內經濟復甦賽做好準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